要改变孩子的行为需正确定义孩子的身份!

为什么孩子会不听话?为什么孩子总是和我们对着干?家长每天总和孩子讲大道理,孩子为什么听不进去?为什么我们的批评教育没有用?原因居然是家长一手造成的!

在孩子犯错时,我们若经常采用批评指责打骂的方式,就会造成孩子对自我的价值感很低,让孩子找不到自我。从而造成孩子一系列不听话及对抗的行为。

当一个人没有自我时,他就会一直寻找自我,也会产生三种行为,第一种是不断证明自己,比如女强人类型,第二种不断讨好别人,第三种不断对抗,对抗就来自于身份和价值感的缺失。身份是一种自我认知,父母对我们的人的定义决定了我们的自我认知,负面消极的评价会导致孩子错误的认知或非常低的价值感。你怎么定义孩子,孩子就会成为你口中所说的人。有什么样的身份定位,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孩子虽然是你生的,但孩子不是你独有的财产,他有独立的人格,当你持续的对他进行负面消极定义,他注定会变成你口中的孩子。

为什么很多人总是通过一些行为或表现来证明自己的身份,真正原因就是身份和价值感的缺失。一个人外在身份的追求,若只是为了追求内在的精神匮乏,如果不能解决他内在灵魂和思想层面的问题,那么他的行为问题永远不会改变。

所以改变角色,改变对孩子身份的定义,就能快速引导和改变孩子的行为。不需要证明的存在才是身份和价值感的真正回归。

所以说教育孩子不是方法,而是心法。虽然身份可以改变孩子的行为,但是我们给孩子的身份确认必须是发自内心对孩子的认同,发自内心对孩子的接纳。而不是带着认同定义孩子身份,不是带着改变孩子的目的,家长只有发自内心的去接纳和认同孩子,孩子才能迸发出那份真正的自信和坦然,勇敢和无惧。当一个人被父母无条件接纳和认同后,他得到了真正的自信和坦然,勇敢和无惧,他才能真正得到身份和价值感的回归,那么他长大以后,才不需要证明自己身份的特殊来满足自己的价值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