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书,从来读不快,温温吞吞的,激不起你那股狂热劲,几乎是消遣一样的偶尔拿来看看。他是个十足的中年大叔,没有激情,只有温情。一方面,我嫌弃他这点,另一方面,我又不舍得扔开他这点,他的文字,有一份难得的宽容与温情。
《骆驼祥子》应该是我看的他的第一本书吧,在考研的某一个闷热又寂寥的午后,小姑姑叫我去她家给表妹辅导语文功课。结果,只有我两在家,我既不管教她,也不愿强塞东西到她的脑子里,任由她读些自己喜爱的书。我呢,督她读书的同时,也就在她的小书架上翻来翻去,找了本小说,正是老舍的《骆驼祥子》。
那年夏天,甚是闷热,我两都穿着吊带裙,横七竖八的躺在屋子里看书,把风扇靠的近近的,从白天到傍晚。我终于读完了手里的《骆驼祥子》,起身揉了揉眼睛,踢了下躺在沙发上的她,她猛然抬头,冲我嘿嘿的傻笑。“走,吃饭去。”于是,我两下楼,各自吃了一份辣的不能再辣的麻辣烫。
讲真,几个小时就读完的书,我实在没有太深刻的认识,但它给了我一种印象,有关于老舍,和他笔下的市民世界。我像狗一样敏锐的闻到了些什么,到底是什么,还有待探索……
然并卵,我是个注意力极易被分散的人,一不小心,被其他花蝴蝶吸引走了,一晃,一两年过去了,这才想起了这回事。于是,买了本他的全集,开始了拖拖拉拉拖进度的日常。时隔两年,我才断断续续看完了其中几本,暂且告一段落吧,来日再把酒闲读。
有时候,有些书,我会为它挑选一个恰逢其境的场地。读《斯通纳》,是在微风轻拂的湖边;读《骆驼祥子》,是在燥热的夏日午后;读《Misery》,是在夜深人静的寂夜;读《茶馆》是在曲径通幽的小道;等到了《四世同堂》,我找到一个颇为有代入感的地,是公园一处的长廊,朱红色的柱子,弯弯曲曲,好几拐,长廊旁边是绿色的小竹园,这里的常客是一群退了休的老头老太太,他们或三三两两围成一处打牌唱戏,或独抱二胡有一搭没一搭的拉,又或领着小孙儿到处跑啊喊啊。还有腻在一起的小情侣,周边来散步的上班族,以及领着娃娃闲逛的年轻妈妈……总之,吵吵嚷嚷,来来往往,不正是像极了老舍笔下形色纷扰的市民世界吗?
老舍写老派的市民,写的最好,一面写他们的愚顽,他们的软弱,他们的苟且,他们的怂,他们与身俱来的礼仪廉孝,他们的爱面子/讲排场/分不清是非高下。另一面写他们的憨实,他们的温情,他们的苦难,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民族的心气。
就像《四世同堂》里的祁老人,评论性的文章里老把他写成老北京旧人的代表,迂腐不化,在要亡国的时候也不忘封建老一套,可我去读的时候,却完全不是这种感觉,我觉得祁老人很温情很真实,很让人替他操心进而感到心疼,甚至让我起了我的爷爷奶奶,那种老人身上所独有的温情与慈爱,那种把一个故事一讲再讲的怀旧感,那种只要出门回来的时候一定不忘给孙子孙女带点好吃的宠溺,那种逢年过节一定会摆满果盘虔诚对待的心意,那种老人所特有的忧愁与伤感。尤其是祁老人生日的那天,一年到头,就盼着这天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就是在这天感受着残余生命的热度与欣荣,却因为日本人的进城,这一年的生日过的极为凄凉,既无宾客,又无宴席,老人吃了两三口就没了胃口,去房子躺下了。自此以后,精神恹恹的,也就一直病着了。这是让人心疼的,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只盼望着守好祖传的礼节,过好自己的生日,在自己的故土上安安生生的过几天安宁的小日子,结果却只能赤裸裸的面对死亡,他并没有真的立马就死,可他看到了死亡,感受到生命的荒凉与孤独,在这样的岁月里,他知道,自己将一天天老去,一点点死亡。书里的祁老人,他没法去成为新时代的思想先锋,他也没法变成钱先生般的勇士,因为,他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老人,一个日常里所能见到的任何一个老人。
老舍写新派的人,可能是情绪太重,停留在漫画式的刻画上,形象虽是极度的鲜明与活现,可没有进一步的往深了走,有作了某种理念传声筒的嫌疑。
但怎么说呢,老舍写这部小说的时候,大概正是日军侵华,战火纷飞的时代,要求他以现在的人道主义的眼光去看问题,显然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上一种幼稚的批判。
整本书的情绪和倾向还是很鲜明的,这种倾向,纯以手法和写作来讲,或许并不够高明,可是在那个时候,那样的时代中呢?是不是好的?是不是有利的?自己的故乡落到了他人手里,自己的子民被当成羔羊屠宰,文艺要以怎样的形式来呈现?文艺又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吗?
好吧,这个话题好大,换个话题吧。《四世同堂》里的名字起的有趣,明明是视金钱如粪土的诗人,却偏偏姓钱,明明是满脑子金钱利益卖国求荣的投机户,却偏偏起的冠晓荷这般风雅的名号。大赤包,这样的名字给一个死鱼眼珠子样粗俗霸道黑丑势力的中年悍妇,真是太绝了,每一读到这个名字,她的形象便呼之欲出。还有,胖菊子,一个心里随时打着小算盘好吃懒做又欺软怕硬的小妇人。
老舍的市民世界里,我喜欢的,大概是他们那种真真切切的劲!他们笑,便是放怀大笑,从心底里的开心与畅快,怒了,爆粗口,甚至吵架吵到脸红脖子粗,把他惹毛了,便动起手来。可他们是真性情,与你谈的高兴/开怀,便能实打实的说起真心话来,要有什么他们能帮的上的,也痛痛快快的。相比于现代/后现代文明之下的苍白与虚伪,他们是鲜活而有力的。
不喜欢的,是类似与瑞宣那种死命的纠结!我!滴!个!神!他遇到什么的事,都能展开一段花式纠结,继而死命在内心谴责自己,完了啥都不干,啥都作不了,又继续以往的生活,这个过程,周而复始, 周而复始,让他这个人物感觉很羸弱。
嗯,就先写到这吧,等我有闲时间了,再砌壶茶,吹个风,慢慢感受一下传说中京味与幽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