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照在诊室的红木桌上。李时安正在给一位老妇人把脉,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哗。
"大夫!大夫救命啊!"
他抬头望去,只见一个年轻公子抱着个姑娘冲了进来。那姑娘面色苍白如纸,嘴唇发紫,呼吸微弱。公子一身锦衣华服,此刻却沾满了尘土,显然是匆忙赶路所致。
"快把她放下。"李时安立即起身,示意将人放在诊床上。他伸手搭上姑娘的腕脉,眉头越皱越紧。
"她这是心ji发作。"李时安沉声道,"若不及时救治,恐有性命之忧。"
"求大夫救救我妹妹!"公子急得眼圈发红,"只要能救她,要多少诊金我都给!"
李时安没有理会他的话,转身从yao柜中取出银针。他凝神静气,在姑娘的内关、神门、膻中等穴位依次下针。每一针都精准无比,深浅恰到好处。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姑娘的脸色渐渐红润起来,呼吸也平稳了许多。李时安这才松了口气,转身写下一张药方。
"这是安神养心的方子,每日一剂,连服七日。"他将药方递给公子,"令妹这是先天心气不足,需得长期调养。我观你衣着华贵,想必是富贵人家,但切记不可让她过度劳累,更不可受惊。"
公子接过药方,深深作揖:"多谢大夫救命之恩。在下姓沈,单名一个钰字,这是舍妹沈瑶。不知大夫尊姓大名?"
"李时安。"
"原来是李大夫。"沈钰从怀中取出一锭银子,"这是诊金,还请笑纳。"
李时安却将银子推了回去:"医者父母心,救死扶伤是本分。这银子你留着给令妹抓药吧。"
沈钰一愣,随即笑道:"李大夫高义。不过在下有个不情之请,舍妹这病需要长期调养,不知可否请李大夫定期过府诊治?"
李时安略一沉吟:"也好。每月初一十五,我会去府上为令妹诊脉。"
"那太好了!"沈钰喜出望外,"我这就派人送李大夫回府。"
"不必了。"李时安摆摆手,"我行医多年,习惯步行。倒是令妹刚醒,需要好生休息,你们快些回去吧。"
送走沈家兄妹,李时安回到诊室,继续为等候的病人看诊。只是他总觉得,今日的阳光格外明媚,连带着心情也轻快了许多。
转眼到了初一,李时安如约来到沈府。沈钰亲自在门口相迎,将他引到后院。
"李大夫来了。"沈瑶正坐在院中的石桌旁看书,见他来了,连忙起身行礼。
李时安为她诊脉,又细细询问了近日的饮食起居。沈瑶一一作答,声音轻柔,举止端庄。
"恢复得不错。"李时安收起脉枕,"不过还是要多加注意,不可过度劳累。"
"多谢李大夫。"沈瑶微微一笑,"我近日在读《黄帝内经》,有些地方不太明白,不知可否请教?"
李时安有些惊讶:"姑娘对医书感兴趣?"
"是啊。"沈瑶眼中闪着光,"自从上次得李大夫相救,我就对医术产生了兴趣。这些日子读了些医书,越发觉得其中奥妙无穷。"
李时安点点头:"难得姑娘有这份心。若有不懂之处,尽管问我便是。"
就这样,每月两次的诊治,渐渐变成了医术探讨。沈瑶聪慧过人,一点就通,让李时安颇为惊喜。不知不觉间,两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转眼到了盛夏。这日李时安照常来沈府,却见沈瑶面色憔悴,精神不济。
"这是怎么了?"他连忙为她诊脉,眉头越皱越紧,"心脉紊乱,可是遇到了什么事?"
沈瑶低下头,轻声道:"父亲...要为我定亲了。"
李时安的手微微一颤。他强自镇定道:"这是好事啊。姑娘年岁不小了,是该考虑终身大事了。"
"可我不想嫁人。"沈瑶抬起头,眼中含泪,"我想学医,想像李大夫一样济世救人。这些日子,我越发觉得,这才是我想要的人生。"
李时安沉默良久,终是叹了口气:"姑娘,学医之路艰辛,不是女儿家该走的路。况且你身子不好,更需要有人照顾..."
"李大夫!"沈瑶突然抓住他的手,"你...你可愿意教我?"
李时安怔住了。他看着沈瑶含泪的双眸,心中百感交集。这些日子的相处,他何尝没有动心?只是...
"胡闹!"一声厉喝打断了两人的思绪。沈钰大步走来,面色阴沉,"李大夫,我敬你是位良医,但你怎能如此不知分寸?"
"大哥!"沈瑶急道,"是我..."
"住口!"沈钰喝道,"李大夫,从今以后,你不必再来为舍妹诊治了。诊金我会加倍奉上,请你自重。"
李时安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沈公子误会了。我与令妹只是医患关系,绝无他意。既然公子不放心,李某告辞便是。"
他转身离去,身后传来沈瑶的哭声。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刀尖上,但他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
回到医馆,李时安将自己关在诊室里。他取出银针,一遍遍地练习,直到双手发麻。只有这样,才能暂时忘记心中的痛楚。
夜深人静时,他取出那本《黄帝内经》,轻轻摩挲着书页。这是沈瑶最爱读的书,每次来都会与他讨论其中的奥妙。如今,却再也听不到她清脆的声音了。
一个月后,李时安正在诊室配药,忽然听见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李大夫!救命!"
他抬头一看,竟是沈钰。只见他面色苍白,神情慌乱:"瑶儿她...她突然晕倒了!"
李时安二话不说,抓起药箱就往外跑。到了沈府,只见沈瑶躺在床上,面色惨白,气息微弱。
他立即为她诊脉,脸色越来越凝重:"这是心疾复发,比上次更严重。"
"都怪我..."沈钰懊悔不已,"这些日子,瑶儿茶饭不思,整日以泪洗面。我...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才来请李大夫。"
李时安没有多言,取出银针开始施救。这一次,他格外小心,每一针都倾注了全部心神。
整整两个时辰,李时安寸步不离地守在床边。终于,沈瑶的呼吸平稳下来,面色也渐渐红润。
"李...李大夫..."她虚弱地睁开眼睛。
"别说话,好好休息。"李时安轻声说。
沈钰站在一旁,神色复杂。良久,他叹了口气:"李大夫,之前是我误会你了。这些日子,我看得出瑶儿是真心喜欢医术。若是...若是你愿意教她,我...我不再阻拦了。"
李时安微微一怔,随即露出欣慰的笑容:"沈公子放心,李某定当倾囊相授。"
从此,沈瑶正式拜李时安为师,开始学习医术。她聪慧过人,又肯下苦功,进步神速。李时安不仅教她医术,更教她医德,让她明白医者仁心的真谛。
三年后,沈瑶已经能够独立诊治一些常见病症。她在城中开了间医馆,专为女子诊治,深受百姓爱戴。
这日,李时安来到沈瑶的医馆。只见她正在为一位老妇人诊脉,神情专注,举止从容。阳光洒在她身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边。
"师父。"沈瑶看见他,眼中闪着喜悦的光。
李时安微笑着点头:"看来,你已经是一位合格的大夫了。"
"都是师父教导有方。"沈瑶起身行礼,"不知师父今日来,可是有事?"
李时安从袖中取出一本医书:"这是我这些年行医的心得,今日特地送来给你。"
沈瑶接过医书,眼眶微红:"师父..."
"好好研读。"李时安拍拍她的肩膀,"记住,医者父母心。无论何时,都要以病人为重。"
"弟子谨记师父教诲。"
李时安转身离去,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最好的传人。而这份师徒之情,也将永远珍藏在彼此心中。
夕阳西下,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在这座古城中,一段医缘佳话,就此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