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解人意的——洋
洋为周家女孩也,漂亮可爱,圆圆的脸蛋上时常挂着甜美的笑容,是一个非常惹人喜爱的小姑娘。洋非常喜欢读书,课余时间跟小伙伴们交流最多的就是读什么好书,睡前阅读已成了她的必修课。文静懂事的洋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已经懂得体贴妈妈、照顾妈妈了,对妈妈嘘寒问暖。绘本故事《花婆婆》中的艾莉丝答应爷爷要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一天她在山谷里发现许多鲁冰花,于是她开始到处撒花种子,让每个角落都开满美丽的花朵。听完这个故事,孩子们对鲁冰花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就产生了让孩子培育鲁冰花的念头,任务一布置下去,家长孩子都行动起来,好多爸爸妈妈特别用心,还搜集了一些关于鲁冰花的资料让孩子了解,买了花种,陪着孩子一起培育鲁冰花。今天,我意外的发现窗台上多了几个小花盆,孩子们已经把她们种好的花盆带到了学校,洋的花盆上蒙着一层塑料膜,我问她为什么呀?她说爱养花的爷爷告诉她的小窍门,说用不了三四天,种子就会发芽!蒙上塑料膜,可以保温保湿,这是促进种子发芽的常用方法。小洋的爷爷真有办法。
洋是个善解人意的小姑娘,身边的小闺蜜可真不少啊!文来到实验小学后,一直怀念以前的学校和同学,伤感的很,我多次安慰她。后来在日记中告诉我,她交到新朋友小洋了,并希望她俩的友谊就像小树一样,越长越高,长成参天大树。感谢洋给文带来的快乐!
去年带领孩子学习菊花诗词,一个秋天畅游在菊花诗词中,“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道出了诗人岑参对菊花的那份热爱。同样菊花诗词也深深感染到了洋。她在日记中写到:不同时代的诗人爱菊都有着不同的理由,在菊花诗词的熏陶下,我变得更爱菊花,更愿意去欣赏它。菊花没有牡丹鲜艳,没有梅花那么不畏严寒,但是菊花有着属于自己的色彩和品格。
前几天,老师带我们学习菊花诗词,老师问我们喜不喜欢菊花时,大家都摇头,因为很多人觉得梅花不畏严寒,在冬天里傲然开放,为冬天增添色彩,好像更厉害。我却不这么认为,菊花自古以来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它顶着霜花绽放,菊花处处可见。菊花历来被视为高风亮节的雅士,更是深得陶渊明的喜爱,“采菊东篱下”更是成为历史上的美谈。菊花在深秋独自绽放,不与其他花儿争艳,给凋零的万物增添了许多美好,我喜欢它的不追名逐利。(我知道洋已经深深走进了这些诗词当中)
假期爸爸带着洋去上海参观交通大学。走进大学,近距离了解大学,这也算是一种学习。这所大学是1896年建成的,历经了历史的洗礼,经过不断的改造,校园变得越来越美,尤其是满园的梅花,真是美不胜收。校园的浓厚文化氛围吸引着每一个孩子,并对它心生向往。如有机会建议家长可以多带孩子走出去看看,毕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洋是那种文文静静的小姑娘,身上还有着淡淡的书香气。希望在课堂上、班级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千万不要小觑,能力需要锻炼和培养,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