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同余字)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在战国时有个宋国人总是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因而便到田里把自己的禾苗往上拔,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禾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所有的老师和教科书教导我们,这个故事告诉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们对于一切事物如果单凭主观愿望去做,忽视了客观规律,结果就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
我认为这样理解没错,但是我也相信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一阴一阳之谓道”。
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解析这个故事。
宋人可理解为所有人。
宋人的这块田既可以理解为真实的田地,也可理解为虚拟的田地。
什么叫虚拟的田地?
佛谓之“心田”。
心生百念,田长万物。
禾苗同理,可理解为真实的禾苗,亦可解为虚拟的禾苗。
心田上的禾苗可以是各种内心的观感。
恐惧也是一种观感。
故事中的禾苗通过宋人的“揠之”,最后“槁矣”。
这给了我很大启发。如果恐惧也是禾苗的话,通过这个方法同样可以“槁矣”。
下面我们来分解宋人的动作:
第一步,找到想拔的苗,看准。
应用: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婆娑世界。何谓“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
动则有扰,扰之则惧。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不为人说的恐惧,与年龄、身份、财富、种族无干。
因此,要克服内心的恐惧,首先认清你的恐惧对象,面对它,分析它,抓住它。
怎样认清你的恐惧对象?
要大声的说出来你恐惧的事物的名字。一个事物再可怕,当你给它起了名字后就像菩提老祖给石猴取了姓名,因为它再也不是未知的,它有了名字后从此便被定义了!岂不比你朦朦胧胧的恐惧清晰的多吗?
然后把它的名字写下来。把它当成有始有终有形的事物。例如我恐惧禾苗。
禾苗(有名,有形),几时播种(有始)几时丰收(有终)。
你恐惧它多久了?什么会激发你对它的恐惧?
把答案写下来,这样你就会知道恐惧的事物对你生活的延展度。
它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的?
把答案写下来,这样就会弄清楚它是如何掌控你的思想和行为。
你恐惧的事物真的具有危险性吗?
把答案写下来,这样就会判断出你的恐惧是否合理。
宋人的第二步:心中想象着把苗拔高的结果。
应用:把你的恐惧放大,看看最坏是什么结果,最好是什么结果。当你理解了自己的恐惧,你才会朝着改变的方向去努力。
宋人的第三步:抓住禾苗,往上拔。
应用:抓住恐惧。
医学早已证实,恐惧能让人分泌大量肾上腺素,这种激素能够提高人体力量和反应速度。因此说恐惧就是力量也未为不可。
最后一步,往上拔。(去做你最恐惧的事)
有一名推销员因为上门推销总被客户拒绝,因此患上了敲门恐惧症。在一次培训会上这名推销员问培训大师如何解决自己的恐惧症。
大师问清原因后问他:“你现在想象你站在一名要去说服的客户家门外。”
“好的,我站在门外了。”
“很好,现在开始敲门。”
“我,我不敢。”
“我问你,你现在在哪?”
“我?我在客户家门外啊”
“你站在客户家门外要干什么?”
“我要进去,要说服客户购买我们的产品。”
“你要怎么进去?”
“我要先敲门......”
“那你敲啊”
“我...我不敢。”
“你怕什么?”
“我怕被客户拒绝,被赶出门外”
“你现在在哪?”
“啊,我本来就在门外啊”
“这不就是你现在站的位置吗?最坏的结果不还是回到原地吗?这又有什么好恐惧的呢?”
只要去做,恐惧终会“槁矣”。
总结,如何克服内心的恐惧?
1、给恐惧取名,大声的说出来,写出来。
2、写出恐惧的原因,把它放大并推演出各种结果。
3、做好接受各种结果的心理准备。
4、去做自己最恐惧的事。
5、一次不行,反复做,直至恐惧感消失。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