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妇幼保健院,看到很多小婴儿,看起来都是出生不久的样子。包在襁褓中,露出毛茸茸的头发,小小的,软软的,可爱极了。我去康复科理疗,在理疗室的外面有几个婆婆和老公抱着孩子在外面等候里面的孩子妈妈。这些宝宝大概有三到五个月。他们安静地躺在大人的怀里,有的睡得很香,有的睁着圆溜溜的小眼睛轱辘轱辘地到处望,还有一个可能是妈妈在里面待太久了,先是哼唧哼唧,再就嗷呜嗷呜地哭起来。那哭声和我家小宝的是一样一样的。温和地表达不满,“我有点饿了,也想睡觉了,好想吃点奶呢,妈妈搞哪去了,呜呜呜呜……。小婴儿那奶奶的声音让人听起来心都融化了。我非常喜欢小婴儿。每次看到婴儿,不管在哪里,不管是谁的,都要多看几眼,有时候会停下来打个招呼,拉拉他们的小手,逗逗他们。现在我也有小宝贝了,每天享受在这软软的小生命的天使般的凝望和笑容,纯净的眼睛,毛绒绒的头发,软软嫩嫩的肉肉,满心欢喜,亲不够。
我觉得写大宝容易,无论是写她的长相还是性格特点都不难,可是我觉得写小宝很难。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词才能把心中的爱和小宝贝的可爱写出来。我能想到的词都是很平常很烂熟的词,这些平凡普通的词都不足以表达小生命的可爱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情感!
喂奶的时候她那黑宝石一样的眼睛会盯着我看,深情地凝望我,好像看不够,冲着我笑,能看很久。我也深情地凝望着她,我们就这样互相看着对方,直到她笑嘻嘻腼腆地扭过头,或者我做其他的事打扰了这神圣的一瞬。别小瞧小婴儿的眼睛,闪亮闪亮的,黑炯炯的,纯净清澈的,深邃的,全然关注着你,完全的信任与好奇,包含着她全部的爱和情感。光这种眼神就能把心给融化了。她总是能看很久,眼睛眨也不眨,我有时候都接不住这全然的关注和爱,会不自觉地回避。前几天我发现她会看一会就把头扭到一边像是不好意思了,然后再来看我,时间却变短了。我知道我的回避影响了她。现在我感受到当她全然凝望我而我却回避了她的眼神时她是多么失望。她觉得我凝望的妈妈把头扭过去了,眼睛不看我了,是我做错了吗?我渴望那温柔充满爱的回应不见了搞哪去了,小小的焦虑也升起了。婴儿的内心世界丰富程度不亚于成人,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就是被成人的不安全的模式一点点带离了,从而逐渐变得和养育她的妈妈一样的模式,这就是代际传承。我知道她回避我是因为我的不回应让她体验到了拒绝和否定,为了避免再次感受这种不好的体验她就把头扭过去,以免受到伤害。那么我为何回避呢?或许在我是婴儿的时候我全然地凝望妈妈的时候也没有回应久而久之就绝望了吧。
意识到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回避她的眼神,也不去打扰这圣神的瞬间。我们就互相深情地凝望,谁都不先离去,直到她满足。这仅仅是是我意识到的。我知道我还有很多很多没有意识到的无形中的回避和拒绝会影响到她。当然温尼科特说过没有百分之百的妈妈。努力地记下与她们互动的点点滴滴,帮助自己反省,提高自我觉察能力。减轻代际传承的程度和伤害,尽量让她体验到全然的信任和安全,建立她一岁的充足的安全感。
我想我之所以写不出婴儿的美好与纯净,是因为我体验不到那种纯净,我有太多的防御阻隔着我去接近这天然的裸露的情感。成人好些,只因为能感受到他们的感受,防御着他们的防御。而婴儿的全然的开放他们生命的全部的体验是成人很少有的,这是我们最渴望的也是我们最害怕的。害怕是因为已经失去得太多!
我特别喜欢她把头耷在我肩膀的感觉。软软的头靠着我,我搂着她,去感受着她全部的柔软,太舒服了。心的跳动感受着心的跳动,我搂着她似乎也是她在抱着我,她靠在我肩膀上似乎是我躺在她胸口里。她把全部信任交给我让我感受到了容纳的温暖!这份全然地相互依靠谁不渴望呢!
我特别喜欢亲她的小脸蛋儿。那晶莹剔透的,软软的,肉乎乎的,细腻光滑的摸起来特别舒服。人们都喜欢穿丝绸,最上乘的丝绸摸起来也不及婴儿的皮肤。她那小嘴一开一阖,呼出奶香的气息,特别好闻。亲她的小脸蛋就想亲她的嘴,能闻到她呼出的甜甜地奶香味儿。而她也很享受我这热乎的亲吻。每次吧嗒一下,她张开的小嘴就歪一下,似乎痒痒的,似乎也想亲我,笑嘻嘻的,似乎说妈妈你亲我的时候我心里好舒服,你是多么喜爱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