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写(9)

我看郁达夫的《沉沦》,最大的特色就是对小说主人公心里大胆自白的描写、散文诗式的强烈抒情、对环境细致的描写。开始几个小节确实让我读得枯燥无味。大部分是叙述主人公读书诗时心里的念头感觉、心理活动占据了将近一半的文字。但是作者没有议论他、没有道德评判他,主人公也没有具体的名字,这值得我们初学者学习。作者首先写现在的场景,然后中间插入回忆,交代事情的发生原因,他的兄弟之间感情、去日本留学的起因、与兄长决裂留在日本的结果。因为国家太弱小, 他在日本直不起腰来,处处低三下四,性苦闷与民族的屈辱不断交织涌上心头,但他骨子里还是个有道德洁癖、有一种知识分子式的清高, 是一个想反抗日本压迫,想借机复仇日本的中国人。主人公在各种灯红酒绿中的妓女诱惑下,还是彻底沉沦了一次。

文章对风景描写太好了,首先开门见山介绍了“我”在国家软弱时前往日本求学,自己做什么事都没有底气,同时也被日本人欺辱看不起,就连一个小小的“恶念”也会引起大量的想象,最爱的事情就是拿本书在山里乡村读,欣赏外文诗歌的魅力,经常一边自言自语朗诵,一边迎风流泪。在偶尔买醉去了一次红灯区以后,“我”心里还是有内疚感,依旧迫切希望祖国富强。同时,文章中对于“性”的描述隐晦而阴暗,正如多年以来国人对于其的态度,又好似埋在心底的阴暗面在一步一步被揭开,一如“性”,一如“对国家贫穷的抱怨”。但到了小说最后,生活与性的苦闷冲击下主人公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希望“祖国快强盛”,作品背景当时是1921年,正是“五四运动”中青年的诉求,这些事情也许是郁达夫自己的经历的影子吧。

看完这篇小说,我想起当年郁达夫猛烈追求杭州名媛王映霞时写的深情情书片段,也像《沉沦》中未婚青年一样多情:“我也不愿意打散这件好事。可是王女士,人生只有一次,恋爱只有一回,你不要使我失望才好,你不要使我起自杀的念头才好。”“我真不知道怎样对你说好,我现在只想跑过去跪在你的面前,求你救救我这个已经快沉溺到死路上去的爱人。”

请模仿小说中的一段情节,自己描写一段类似故事:

她刚刚走进校门,看到人们的眼神都是神神秘秘的,迎面走过的老师或者学生,好像都在后面对她指指点点。 “是她,就是她跟那个外国人老师一起去日本玩的。“她好像听到了有人在议论自己。她出现在高二(3)班教室门前时,熙熙接攘的说话声突然安静下来,她发现全班的同学眼光都射向自己,她的脸"涮”地一下子飞红了。她迅速溜到自己的座位坐好,故作镇定地拿出一本语文书来看, 眼睛虽然是看着课本,可是什么也看不进去,眼前总是浮现那个美国英俊的美国老师帅气的身影。

“我这是怎么了?我还能不能控制住自己喜欢他?我是疯了吗?以后我该怎么做人?……”她心里不断地责骂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