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1 = used1 + free1
Total1 = used2 + free2
Used1 = used2 + buffer1 + cached1
Free2 = free1 + buffers1 + cached1
第四行是交换分区swap。也就是虚拟内存
第二行是从os的角度来看的,buffer/cached 都属于被使用的内存。
第三行是从应用程序的角度来看,对于应用程序来说,buffers/cached的内存是可以使用的,因为buffers/cached是为了提高文件的读取性能,如果程序需要内存,buffers/cached的内存可以被回收给程序使用。
为了提高磁盘存取效率, Linux做了一些精心的设计, 采取了两种主要Cache方式:Buffer Cach(针对磁盘块的读写)和Page Cache(针对文件inode的读写), 这些Cache有效缩短了I/O系统调用RW的时间
磁盘的操作有逻辑级(文件系统)和物理级(磁盘块),这两种Cache就是分别缓存逻辑和物理级数据的。
Page cache实际上是针对文件系统的,是文件的缓存,在文件层面上的数据会缓存到page cache。文件的逻辑层需要映射到实际的物理磁盘,这种映射关系由文件系统来完成。当page cache的数据需要刷新时,page cache中的数据交给buffer cache,因为Buffer Cache就是缓存磁盘块的。
Buffer cache是针对磁盘块的缓存,在没有文件系统的情况下,直接对磁盘进行操作的数据会缓存到buffer cache中,如文件系统的元数据会缓存到buffer cache中。
简单说来,page cache用来缓存文件数据,buffer cache用来缓存磁盘数据。在有文件系统的情况下,对文件操作,那么数据会缓存到page cache,如果直接采用dd等工具对磁盘进行读写,那么数据会缓存到buffer cache。
所以我们看linux,只要不用swap的交换空间,就不用担心自己的内存太少.如果常常swap用很多,可能你就要考虑加物理内存了.这也是linux看内存是否够用的标准.
如果是应用服务器的话,一般只看第二行,+buffers/cache,即对应用程序来说free的内存太少了,也是该考虑优化程序或加内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