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很多书,但大部分都忘记了,读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有一个回答让我心有戚戚:“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了很多的食物,大部分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且被我忘掉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阅读对你的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

开卷有益。读书带来的改变不是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深入骨髓。记住的变成了知识,忘记的成为了你的成长。

阅读究竟有什么意义?相信你一定了解关于复利的公式:

1.01^365=37.8

知识积累同样如此,当你坚持学习时,你的知识将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多,最终的收获和回报会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北大保安先后500人考上大学”、“81岁日本老奶奶雅子若宫自学了6个月的编程后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款手机游戏应用”这些人通过“终身学习”的路径,或成功逆袭、或实现了自己人生的更多价值。

你在读到这些文章的时候,充满斗志,幻想着自己也能通过阅读改变人生,完成“逆袭”。而现实却是:

包括你我在内的许多人只是把学习当做一个阶段性任务。毕业工作后,连书都懒得去翻两页。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不在于天赋,不在于能力,往往在于此——

当别人在一点一点地成长时,我们放弃了自我成长,用不着几年,我们在工作上可能就很难长进,职位薪资停滞不前,在生活中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深陷于各种朋友圈谣言中无法自拔。

甚至在为人父母后,当你教育孩子多学习多看书时,会遭到反驳:“你自己都不学,除了打麻将就是看电视,有什么资格说我?”听罢,心如刀割。

相信你可能会有各种理由:“我也想学习,但学习是需要环境的啊!现在我已经不在学校了,没有整块的时间,没有老师指导,实在是学不下去呀!”

理由找好,便心安理得地得过且过。

其实,不是办不到,只是你没有合适的方法。

你总期待着一个惊天动地的仪式让你来脱胎换骨,但是很多时候,能改变人一生的不是你听过的大道理,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习惯。

不要轻视这些细微的改变,一个一个坚持下来,慢慢地,你就会变成你理想的样子。

因为,那些读过的书、见过的世面,变成了你人生的营养,变成了你的骨和血,成为你顶天立地能力的来源。

我们很幸运,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千百年来先贤的智慧结晶,各行各业精英的经验总结,几乎都被记录在了各种各样的书本上,纸质的或是电子的,都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需要的人把它带走。

每一本著作,都凝聚着作者的灵魂,当你你愿意去阅读时,他就会开心地与你做深度的对话,传授一生所学,给你启迪。

不过,随之而来的,却是相应的烦恼:

你也想好好完整地读完一本书,可是积累如山的工作,做不完的家务,属于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

看到许多知识平台上的各种产品,却鱼龙混杂,不知从何入手。

你想读书,却无从下手;你想改变,却无处着力。

对于知识的焦虑几乎摧毁了你,但是……

可以看 可以听就比较适合所有人客……还有最后一个半小时,就看你的了……

小铭同学和你一起成长……

                                          ――小铭同学

                                          2017年11月12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