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1分享

       进群有些时日了,改变了些许,虽然不再像之前那么焦虑,但还有很多担心。40年的旧习惯一直处于来回的拉锯中,事后冷静的清楚自己要什么,当孩子挑衅时又被打回原形。 真如桂军姐所说那样,是自己能量还不够,才导致这样的。

      眼里常常“看到”孩子的问题,其实是自己的问题在孩子身上那是你自己问题的外在投射。

      自己的恐惧越多,要求孩子就越多,眼中小孩的问题就越多。恐惧导致掌控,越恐惧,越倾向于去把握住某种东西,以让自己有安全感。这使得自己越复想抓住、越想驾驭、越想掌控,越抓不住,越驾驭不了,越掌控不住。

       当自己是一个完全无惧的父母时,孩子才能天然成长,在孩子面前,我们似乎都是上帝。在一个幼小的孩子面前,我们总是在无意识中扮演上帝:我们知道什么东西对他最好,我们知道什么样的道路对他最好...以自己的“知道”来控制你的小孩按照你的道路行走,把自己认为是好的或对的东西强加给小孩。当自己还是一个有许多问题的家长时,又怎能教育出一个和自己不一样的小孩?管得越多,他越成为我不希望他成为的那部分——越成为你我内心中所讨厌的自己的那个形象。                                                  要求、期望或所谓的负责,仅仅都是恐惧的替代物。在我们的教育中,因为我们自己有恐惧,结果“要求”“期望”或“负责”成为了我们与另一个个体的联结。当我们对他要求、期望或负责时,这能使我们感到与对方联结得更深、更紧,使我们自己感到安。其实,整个生命存在中,根本就不存在一个你与他人的关系。所有关系的本质都是自己与自己关系的投射,这就是锦明老师所说的吸引力法则,你越想控制,越得到你不想要的。

  在教育之中,要解决小孩的问题,先解决你的问题。这是在根子上解决问题。没有一个有问题的家长,就不存在一个有问题的小孩。如果一棵树长的花朵有了毛病,我们通常就要深入树根去治疗,而不仅仅停留在花朵本身。教育孩子,就是自省,如果我在孩子问题上,存在着焦虑、担心或要求,那一定说明我的内心还深藏恐惧、狭隘的见解、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等无明之相。当我不是安守在觉知上,我问题重重。当我问题重重时,我一定正在我的念头上生死翻滚。无论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只要我还痛苦、焦虑或担心,就一定没有看破生命的幻象,没有看到存在的真相。

  在完成自身生命圆满之途上,孩子问题的出现是拯救自己的,也可以说孩子及其教育是一座桥。踩着这座桥,回到自己问题上来,提升自己的能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感谢清崎老师与编辑的合力出版,这本书的确对我们的认知会产生很大的改变。 【本书作者】罗伯特·T·清崎 莎伦·...
    文羽墨阅读 11,184评论 0 25
  • 时间过得好快好快,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直到现在自己还是有种恍恍惚惚的感觉,仍然不敢相信那是真的!记得一个月前,爷爷...
    Joey_Q阅读 1,163评论 1 0
  • 今天是2014年的最后一个周末。 2014的标签是痛苦挣扎。这一年我不再像去年那样空荡荡的过一天是一天,工作任务尽...
    _千寻_千寻阅读 2,924评论 0 1
  • 多线程同步?这个有什么意义呢。多线程编程里面,一些敏感数据不允许被多个线程同时访问,此时就使用同步访问技术,保证数...
    HHHHHHHHHHD阅读 5,327评论 1 9
  • 这篇文章是李善友老师讲第一性原理的精华内容和我自己的反思总结。 李善友老师做了一个简单的开场之后,正式开始讲到刻意...
    顾浅舟阅读 1,631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