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读书:
1.一本书应该被读2遍,而且只读2遍。好书读一遍不可能掌握精要,反过来说如果一遍就够了,那这本书也不值得强力研读。我们说的思想类书籍,不是什么学术著作,所以再好也没必要读三遍。两遍正好。而且最有效率的办法是读完一遍马上再读一遍。
2.第一遍是正常通读,只要放松地欣赏作者的精妙思想和有趣故事即可。不要追求读的快,值得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一下的书才是好书。在读第二遍的同时写下读书笔记。这时候就不要每个字都读了,书中作为例子的故事大可跳过,要专注于思想脉络。读一章,记一章的笔记,直至读完。然后这本书就可以束之高阁,甚至直接扔了。
第二部分:怎样做读书笔记
1.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它书或文章的联系。只有做到全部四点,你才能把一本书的效用发挥到最大。你会发现这个回报是巨大的。
2. 读书笔记首先要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它第一作用就是抛开故事记住文章。让一本书从厚变薄,从具体的山川景色变成抽象的地图。只有当你跳出字里行间,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全章,它的脉络才能变得清晰。看清楚以后不要抄作者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脉络写出来,就好像画地图一样。
3. 好书之所以要读两遍,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些心得、灵感和联系。第一遍读是为了陷进去,第二遍读是为了跳出来。
第三部分:怎样管理信息
1.有关信息管理,大概有两种错误的思想。一种是用大脑的记忆力,这个太落后了—— 人脑是用来想事儿的,不是用来记事儿的;另一种是强调搜索,指望什么信息都临时去网上找 —— 这就太业余了。正确的做法,是使用一个外部系统,专门存储个人化的信息。
第四部分:怎样做思维导图
1. 如果你只是想做读书笔记或者会议摘要,用最朴实、厚道的 bullet points 是最好的办法,树状结构列举提纲,整理要点,完全没有必要画妖艳的思维导图。那思维导图是不是一个被高估了的工具呢?不是。思维导图是一个被低估了的工具。思维导图,根本就不是一个整理和记忆工具。它是一个思考工具。
2. 人的短期工作记忆 —— 相当于大脑的“内存” —— 非常有限,每时每刻只能最多想四个东西。思维导图的正确用法,就是给大脑扩充内存。你只能想四个东西,可是做这件事需要同时考虑八个东西,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八个东西都写下来,摆在你面前帮助思考。
3. 思维导图,本质上就是思维的草稿图。
4. 高级的思维导图做法,如同开会一样:
第一阶段是畅所欲言,谁有什么想法都提出来写下来;
第二阶段是评估这些想法,发现不同想法之间的联系,把他们用线连接起来;
第三阶段是形成决议:把讨论中淘汰掉的想法都划掉,剩下的分出主次和执行顺序,然后整理一下就可以照着做了。
5. 这三个阶段,其实就是从发散思维到最后集体的集中思维的过程。先发扬民主,最后形成集中。这个思维过程,这种决策方式,才叫思维导图 —— 为了引导思维而画张图。
6. 一张实用主义的思维导图必定是非常潦草杂乱的,上面画满了各种连线、重点符号、划掉符号 —— 就好像演算纸一样。思维导图是自己用的!花哨的装饰和美观的外形未必实用,真正的武器身上应该有创伤、有错误、有硝烟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