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都听过
三从四德这个词。
它是封建时代产物,
那三从是什么,
四德又是什么?
三从四德就是在
封建礼教制度下
针对女性的标准。
三从一词,出自于
《仪礼注疏》卷三十:
“妇人有三从之义……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这个三从,原本的意思是说:
古代的女子,在为亲人服丧期间,
没嫁人时,穿什么丧服取决于父亲
嫁人之后,穿什么丧服取决于丈夫
丈夫不在,穿什么丧服取决于儿子。
古代的丧服,比较讲究不可随意
比如五服一词,即根据服丧之人
与逝者的关系,规定的五种丧服。
三从,对古代女性来说,
意味着穿什么类型丧服
不取决于本身和逝者的关系
而取决于父夫子这三位男性
和逝者到底是什么关系。
三从进一步演化,也就变成了:
没嫁人时,以父为重心,听从父的教诲,
嫁人之后,以夫为核心,依从夫的决策,
夫君离世,以子为中心,遵从子的意愿。
很明显三从的存在,使女性失去了自我,
同时在本质上,反映了当时的男尊女卑。
四德一词,出自于
《周礼·九嫔》: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四德相对来说,容易理解一些。
四德,最初是为帝王嫔妃制定,
是针对帝王嫔妃德行上的要求,
后来才变成对女性的普遍准则。
妇德,品德德行方面重贞节守道德
妇言,言辞说话这方面得当有分寸
妇容,容貌仪态举止等端庄且得体
妇功,女功等家庭技能可熟练掌握。
注:女功一词一般指
纺织刺绣和缝纫一类。
女功,有另两种写法,
女工以及女红gō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