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信书不如无书!
尽信“报道”不晕才怪!
根据 Inverse 网报道,每天大约有 2.5 艾字节数据充斥我们的生活。这个数据量很大,毕竟人脑只能储存 2.5 拍字节(或 100 万千兆字节),西北大学心理学教授保罗·雷伯(Paul Reber)表示。已经被震惊了?在未来的三十年里,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量预计还要涨过 4 泽字节。(1 拍字节=千万亿字节,1 艾字节=百亿亿字节,1 泽字节=十万亿亿字节)
翻译一下,就是每天产生的数据量是我们大脑能存储数据量的2560倍,我们用2千辈子也读不完一天产生的数据——幸好,产生的数剧很多没有用或无关。我们只需要读我们自己需要的就好。(怎么知道哪些是需要的?是你觉得,还是你被觉得?)
上面也是一个报道,信不信,当然由你。
前些天看到推送的新闻,偏巧两个文章描述的是一件事,但给人相反的印象。它们放在一起,让我觉得有些好笑,小编们现在的第一课,估计都是“如何做个合格的标题党”。
信 还是 不信,支持 还是 反对,并非重点,能弄明白自己为什么选择相信,又为什么会选择反对,才是最重要的。学习和应用《批判性思维工具》,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思维的过程,并改善思维过程,这即是心理学内容也是逻辑学内容。
批判性思维,不是说要你去批判或辩驳对方(这个名词定义,容易误导人呀),而是要有意识地对思维方式进行探索,了解思维过程,评估自己的思维质量,通过练习提高思维品质。
通常我们的思维过程是隐性的,甚至是潜意识的,我们不知道怎么就相信了某个事物,不知道怎么就做出了决定,把这个看不见的“思维”拿出来学习一下,非常有必要。
5个步骤是进行学习的过程,也是书里的主要内容。
批判性思维的元素
我们思维有一定的目的性,我们在一定的观点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用一定的观念理论(概念)来解释我们的数据事实和经验(信息),从而产生(推论出)一定的意义和结果,并解决一定问题。
理想的情况下,我们的思维会包含以上8个要素。但是实际上,可能我们连目的这项都没有,就直接对某些信息和观点全盘接收了。
目前的教育并不太提倡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原因不言自明。整体而言,社会也许也不需要那么多会思考的人,有执行的能力、直接可用的人,在很大程度上需求更迫切。
大前研一在他的《知の衰退》(中文译名《低智商社会》)中痛斥了日本当前社会的懒惰:经济繁荣,而又遭受打击后,年轻一代逐渐失去价值的追寻,日益消沉,到处充满“低智商”现象。而罪魁就是日本奉行的“任何事物都有标准答案”的教育体制。
"不管什么问题一定有标准答案”,这种教育体制就是导致日本人智商衰退的罪魁祸首。
教师按照文部省制定的指导方针去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把答案告诉学生,然后通过考试和测验来检查学生是否将这些答案都记住了。这种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人就是“不会进行思考”的人。
反观我们的教育方式,不难发现,有很类似的地方。我们的思维习惯就不包括“探究”和“质疑”。
前几天被《舌尖三》的一个片段震惊了一下,这次不是被美食打动,而是被节目里不加思索的台词创作惊到。
一个月打十几次破伤风!我没看节目,也被迫知道了这个故事。
破伤风针是什么,也许有人不知道,但是打预防针的经验都是有的,如果观者留心就会发觉不对劲。
考察思维要素里“概念”一项,就能发现问题。
探究一下概念可以得知,在医院里,所谓的“破伤风针”有两种:
一是破伤风类毒素,是抗原制成的破伤风疫苗,属于被动免疫,用于损伤后的应急注射,效果可以维持十天。
二是免疫球蛋白,是抗体,类似接种疫苗,完成加强免疫的话可以维持十年。
不论是哪一种,都不需要,也不可能在一个月打十几次。
我诧异的是,制作过程中这么多参与的人,都没有发现这个bug吗?
我们面对的是充斥着虚假信息和无逻辑信息的世界,我们的误信,有可能是因事件本身复杂,更多时候可能是被动的,被有意引导的结果。
无论什么原因,我们可以力求在这个环境中更清醒一点,试试改变一下无意识思维的习惯,会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