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之行,跟随团队技术大神,带“链”方案面见投资及技术行业大拿。虽然零下10度,未曾想到,扑面而来是超过100度的高热度,大家都沉浸在浓浓的“初恋”氛围中,对象就是目前“井喷”状态的区块链!
热度,让我坚定方向。同时,作为一名20多年为不同领域企业制定战略,参与、监督并鉴证企业战略实施的人,让我又回到桌前坐下来,将最初选择这个方向的触发因素、现状和目标做一梳理。
本人背景: 主要是战略规划,监督和分析;同时参与大型集团基建投资运营、地产投资运营、零售投资运营;轻工业ERP及BI 流程再造;快销行业BI 流程再造;零售行业战略规划,流程优化等
经历的企业,多数是世界200强企业,同时间接和直接参与了境内民营企业的媒体和市场运营,战略规划,流程再造,营销策划等等。 最近3年,保持敏锐的触角,涉及及关注了,健康医疗,影视文化,To B 软件服务、互金发展、机器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区块链技术等。
作为一名非技术人员,非金融投资人,为什么我坚定选择入“链”?
技术对企业高效运营的协同价值,进而推动企业精准制定和实施战略,为管理团队配备理性和客观的高参,20年前我就初尝其利。那是一间轻工生产企业,在实施ERP系统时候,我们率先突破财务账目必须由财务人员完成的“铁律”,说服公司高层及最高层决策者,让仓库人员和生产部,协同做账,将财务部所有的成本核算人员从“做账”变为“审核”及“管理”。不仅财务团队成员工作热情提升,同时由于更多的与生产及仓库管理部门互动,真正实现财务“业务伙伴”的角色转换。迄今当初的伙伴职业生涯的受益里程碑都是那次突破。日后所有经历的企业中,我坚持贯穿这一逻辑,将技术的优势匹配在相应的业务场景运用中,绩效随着运用的熟练和深入都入佳境(当然,执行团队的素质和高层管理者的决心也非常重要)。
其后,经历的都是实业,其中一间著名的国际品牌,由于不果断拥抱互联网,其最终无法苦苦支撑。能够自我解嘲的是,当我们这些战略制定参与者的意见,被决策层忽略甚至摈弃,离开后,这间企业也在2年内全面从市场撤退。(此处的反面案例,再次印证了忽略技术的风险)
回到区块链这里,为什么我”遇“到它?因为我切实错过了互联网。坦诚说,我一直在寻找,除了行业本身外,什么能再次激发资本的热情?
回顾互联网,它是工具,是手段,打开了潘朵拉的盒子,推动各行业回归商业本质“创造价值获取价值”!应该这样说,真正创造价值者,在互联网介入市场后,更有机会获取与之付出匹配的高价值!这价值来自市场的买单,也来自资本的认可。 个人看来,这只是,市场模式升级及商业模式升级的第一站!
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更多的人拥有了财富,还提供了如何支配财富的更多选项。这一切带来的是人文和行为的变化。市场变得更为智慧,人们更多强调的是认知。所以,互联网带来的弊端也开始成为其瓶颈,目前市场的焦虑和不安是冰山之下,蚂蚁兵团的气氛之一,甚至已经在冰山之上。
这样一个讯息、知识及物质流通极大顺畅的局面下,什么造成了焦虑和浮躁呢?化学中,急剧意味要么消失要么有新的元素进入去实现相对平稳。这个是什么呢?我在经历一些市场奇怪的案例后,最后定位,就是“信用”、“信任”和为之付出的成本。
这时候,我遇到”区块链“。以商业和市场的角度切入,从其起源学习,向先行者和专家学习,我毫不犹豫就”链“上了。因为我的商业逻辑是,“市场缺什么,什么就有价值”!个人观点,我不认为,今天的市场在商业模式和行销模式本身上能够一下出来什么特别颠覆性的创新。回顾历史,所有这些的创新,都是新的技术推动的!
对个体而言,我们还有机会延续享受传统商业方式获利的余热,但我们的下一代人是否能在这个基础上传承进入下一个世纪的市场竞争?或如互联网一样,它一夜之间将那曾经以为是我们的蛋糕,瞬间斗转星移到它自己盘中?我无法拿出准确的答案。记得我曾经和2位寻求瓶颈突破的企业家分享,“企业的转型升级,再不是过去,什么领域好做就转变跑道做什么。因为现在没什么领域好做!所谓好做的红利,最多半年!企业的转型升级,必须配备新的武器,“经营思维、经营方法、经营工具”立体建造。可以选择在在自己原有的一亩三分地中,种植附加值更高的产品,或比其他人更快更好完成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也可以再造新的业务模块,但要在“资金、资源、人才”上做好构建。单点竞争,不具备任何优势。会再次陷入仿佛好,又跌入瓶颈的恶性循环。更可怕的是,这个循环较以前的市场周期短了许多许多。这也是为什么焦虑和不安的原因之一。
一切并不因为技术而生,但总有一瞬间会因为技术缺失而被完全淘汰。一切并不因为技术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只有找到技术和应用最合适的场景,才有机会在下一轮游戏中,坚持甚至有机会上位到第一梯队。
如上,是我回到上海后对此一段时间的反思,也是我关于“区块链”情节的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