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精神病污名化,请大家不要再拿宛平路600号ma人了

实名请求,不要再拿“精神病”ma人了,哪怕是开玩笑也不要。虽说经济在发展,我们对精神ji病容忍性依然很低,不同程度地歧视,远不够公平理解看待。

现实生活里,没听过用“你心脏病,你高血压”ma人,更多是“你有病,你精神b,你神经b,你快回宛平路600号”诸如此类。

之前刚来上海读书,听到不少本地同学这样互开玩笑,当时觉得很刺耳,但并不知自己为何不舒服,单纯觉得这么不礼貌。后来当我真正到600号挂号,定期复查领白豆豆才体会到,忍着异样眼光、生病了还要被歧视被贴标签的滋味太过酸苦。

都说那里很可怕,可我去了也没什么,如果说可怕,每个人内心都有不同恶魔,只是被掩盖起来。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任何事没有体验不会有感触,取笑别人的人,终有一天也会被取笑。


去除抑郁症污名化,去除精神病污名化,精神病和神经病是实实在在发生在周边人的病症,发病有很多种原因,但没一个可以被任意取笑。精神病不单纯是大众认为的sha乎乎或暴力,是异常心理现象,有很多种类型属于认知神经障碍。跟身体、遗传都有关系,不是单纯情绪作用就产生了障碍。小孩子生下来就带有一定精神障碍因子,他也不想发病,可是不由得他控制。

作为曾经也是病人的我觉得,群体本身已经很焦头烂额,怎么努力都无法处理好与世界的相处,请不要再带着有色眼镜,所谓无心玩笑,来拿我们取乐。

试问如果你经历了千辛万苦,不小心在路上滑倒摔跤,所有人都对你指指点点,嘲笑你连走路都不会,让你回炉重造邯郸学步,你会作何感受?你明明知道不是你的原因,他们不知道你走来的路,是那么地艰辛和荆棘,你还会继续走完前方未知之途吗?说不定你连我们万分之一的勇气都没有。

我们不奢求感同身受,只求高抬贵手放俺生路。不需要过多安慰,尊重理解就好。谢谢。


明天讲抑郁障碍,大家可以留言你经历的或身边人故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