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习惯养成第三阶段~2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早睡早起:5:30~22:00 金刚功一部,十指梳头36下,站桩10分钟。

主要饮食:玉灵膏,小米粥,西兰花,芝麻丸,黄乳,石榴,猕猴桃,白茶。

学习:晨读打卡,远川儿童阅读指导师中级班打卡。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闲话端午

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又叫“端阳”、“重午”。儿时听得最多的是“端阳”,“端午”二字刚入耳时总觉得别扭。

端阳节习俗众多,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采草药洗药水澡。

其时正值盛夏之初,天地之间草木茂盛,药性最强,儿时常听母亲说“端午百草皆为药,尤以正午时为最好。”多少年过去了,端阳节中午烈日下跟随母亲割草药准备熬汤泡澡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菖蒲、九节风、车前草、风寒草、陈艾、黄花艾、臭艾、甚至橘树叶、柚树叶(或者上一年的柚子皮)……都会被我们抱回家,特别是刚割开的草根处散发出来的迷人清香至今仿佛还在鼻腔盘旋。

熬草药汤时母亲还会在锅里放几个鸡蛋一起煮。泡澡前剥开,蛋白包裹着银器(银戒指、银耳环、银镯子都用过),再用红布包裹着蛋白,做成一个布包沾药水洗澡,说是祛风散寒功效翻倍,蛋黄就被洗澡的娃娃吃掉了。在那物质还不够丰富的年代,它不失为一道美味。

包粽子更是寻常项目,左邻右舍家家必备,前两天或者更早一些就得泡好米,酒米和饭米按比例搭配,通常是7:3,这样的粽子软糯适中。粽叶则是去河边溪边新剪的芦竹叶为上品。这样的粽叶最适合包纯米的白粽,煮熟剥开后的粽子色如翡翠,清香扑鼻,既美味又清热解毒。

端午节美味的当然不止这两样,还有咸鸭蛋、皮蛋……

除了吃的,热闹的活动也比比皆是。划龙舟,逮鸭子,缝香包,挂香囊,缠五色菱角……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