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在学习了正面管教之后,你是不是经常会有知道了一肚子理论,但到孩子真正向你发起挑战的时候你却不知道如何使用的感觉呢?
韩寒曾经说过,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旧没有过好这一生。
其实并不是我们懂的道理不对,也不是我们没有学好,而是我们在“知”和“行”中间缺乏一个能够引导我们将这两者和在一起的老师。
基于此,若宁家正面管家推出《正面管教在我家》系列文章,将学若宁家正面管教团队中各位讲师以及若宁家的学员生活中真实运用正面管教的情形展现给大家,或许这些情形,就有可能在明天发生在您和您的孩子身上,他们今天的做法希望能给您以借鉴和帮助。
此系列文章均来自于真实案例,为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我们隐去当事人的名字或者使用化名,如果您有这样的案例需要分享,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一同,让正面管教走进你、我、他的家。
案例——
前天,儿子跟爷爷约好了,要去游泳池游泳,小家伙一放学就兴奋的跑爷爷家,期待去游泳,但是到家却发现爷爷不在家,就赶忙让我给爷爷打电话,爷爷给的回复是:很快就到家。
于是,我和宝贝就选择在家里等爷爷。可是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爷爷还是没有回来。小家伙着急了,又给爷爷打电话,爷爷说他回县里了,还要过一会儿才能回来,但是这个一会儿到底是多长时间,爷爷又没有说明白。
作为女儿,我已经完全适应了我爸这种没有时间观念的行为,但是宝宝不愿意了,开始各种哭闹。
姥姥就开始这种劝:你要听话啦;爷爷一会儿就回来啦;你爷爷太坏啦;不然我带你去啦;不许再哭了……
结果,孩子越哭越凶。
【正面管教说:姥姥的语言并没有接纳孩子的情绪,反而打压孩子,孩子的情绪堵塞在那里。这时即便是孩子因为大人的劝说、恐吓不哭了,他的情绪会依然堵在心里,这样长时间的积压,就会造就一个容易暴怒的孩子】
这时候,我走过去,抱着孩子,跟他说:“爷爷没有按时回来陪你去游泳,你现在很失望、很委屈是吗?”
【正面管教说:说出孩子的感受,孩子得到了理解】
孩子停了一下,哭的声音小了一些,但是仿佛更委屈了。
【正面管教说:在说出孩子感受的时候,孩子有可能会哭的更厉害,哭的更委屈,这是因为情绪被接纳后的释放。这样的哭后,负面情绪就会随之释放,不会积压在身体里】
我接着说“妈妈知道,你很期待去游泳,但是这会儿爷爷还没有回来,你怕游泳来不及了,有些失望和伤心,妈妈明白,妈妈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会伤心和委屈的”
【正面管教说:共情,表达对孩子的理解,表明遇到这样的情况,有这样的情绪是很正常的,孩子因此而哭泣也是正常的,并不是“坏孩子”的表现,他的行为是被允许的】
孩子在我怀里又哭了一会儿,忽然跟我说:“妈妈,你从哪儿找来的爸爸啊?说话这么不算数”(我一脸的汗啊,心想,如果能换,妈妈有时候也想换一个爸爸啊)。
我接着跟孩子说:“妈妈小时候,爷爷答应我对我话不算数,我也会这么想,如果有一个说话算数的爸爸就好了”。
【正面管教说:接着跟孩子共情。在共情的时候如果能告诉孩子,你在小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孩子会立刻觉得被理解,被接纳的】
我接着说:“但事实是,爸爸不能选择,就像妈妈也不能选择由你来做我的孩子,你也不能选择我来做你的妈妈一样,这个就叫‘不能改变的事实”,我们今天还发生了一件不能改变的事实,就是爷爷今天没有按照约定回来带你去游泳,那么现在我能做些什么让你感觉好一点呢?
【正面管教说:这里运用了正面管教的“正面语言”、“关注解决问题”、“启发式提问”这三点。跟孩子讲解了“不能改变的事实”这个概念,让孩子明白什么是“不能改变的事实”;其次,对于“不能改变的事实”,引导孩子去积极的关注问题的解决,而不是让他去抱怨;最后,这里还用了“启发式提问”,让他自己来思考,面对“已经发生”的事实,该怎么样来解决让自己的感受好起来】
孩子说:“妈妈,你现在买个玩具给我,我会感觉好点”。
妈妈:“这个主意听起来不错,还有呢?”
【正面管教说:这里有的家长会说,这是鼓励孩子买玩具。其实不是,在启发式提问里,孩子想出来所有的解决办法都要被认可,如果家长觉得孩子的方案不合适,等所有的可选方案都罗列完之后,可以跟孩子一起分析方案的缺点】
孩子:“看会儿《警车珀利》我也会好点”
妈妈:“也不错,还有吗?每个问题都有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案对吗?”
孩子:“我想不出来了”
妈妈:“那我来说几个吧?我来给你讲一下你最喜欢的《西游记》的故事书,好吗?或者我可以陪你一起画画,你觉得呢?”
孩子:“我不想画画,我想看动画片,还买玩具”。
妈妈:“今天不是我们规定的买玩具日,我们不能买玩具,我们可以在我们想出的其他方案中选择一下,好吗?”
孩子:“那我今天多看一集《小车珀利》,你再给我讲两个故事”
妈妈:“没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正面管教小结】:孩子总是对大人的话抱着很大的希望,即便在我们看来不值一提、随口一说的事情,但是在孩子看来就是天大的事情,就是大人对自己的一份承诺,所以无法做到的事情,请不要轻易的许诺给孩子,一旦你承诺孩子了,就一定要做到。但是如果真的是因为一些不可克服的原因无法兑现给孩子的承诺,那么我们也要允许孩子委屈、难过,允许孩子哭,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并通过共情、启发式提问等方法引导孩子,专注于解决问题。希望上面的案例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
孩子高兴的笑了,这次冲突就这么愉快的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