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医道真(一千八百六十一)

揆度谨严之理,圆通活变之法,精当灵验之方。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小半夏汤主之。”

胃司消化水谷,其气以下行为顺,今食谷而反上逆欲呕者,以中焦虚寒,气化不行,属阳明胃病也,以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必其人心下有支饮停蓄胸膈,吴茱萸汤只能温胃补虚,不能消饮燥湿,此病属上焦也,宜以小半夏汤主之。

必食谷而呕,受病在纳谷之处,与干呕迥别。上焦指胸中,阳明乃中焦也。

“吴茱萸汤方: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呕为气逆,气逆者必散之。吴茱萸辛苦味重下泄,治呕为最;兼以生姜又治呕圣药,非若四逆中干姜守而不走也。其所以致呕之故,因胃中虚生寒,使温而不补,呕终不愈,故用人参补中,合大枣以为和脾之剂焉。

此阳明之正方也。或谓吴茱萸降浊阴之气,为厥阴专药,然温中散寒,又为三阴并用之药,而佐以人参、姜、枣,又为胃阳衰败之神方。

吴茱萸汤之用有三:阳明食谷欲呕用之,少阴吐利用之,厥阴干呕吐涎沫者用之。要皆以呕吐逆气为主。

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治人食毕噫醋及醋心。厥阴头顶痛,或吐痰沫,厥冷,其脉浮缓,吴茱萸汤主之。治肝气上逆,呕涎、头痛。

“小半夏汤方:半夏一升、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此支饮上溢而呕之方也。呕本有痰,故用半夏散结胜湿,生姜散气止呕。有人常积气结而死,其心上暖,以此汤少许汁入口遂活。出伤寒发黄门。水玉汤治眉棱骨痛,不可忍者,此痰厥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何为脏结?师曰:脏结者,五脏各具,寒热攸分,宜求血分,虽有气结,皆血为之。假令肝脏结,则两胁痛而呕,脉沉弦而结者...
    妙手柯楠阅读 42评论 0 0
  • “甘草泻心汤方:甘草四两(炙)、黄芩三两、干姜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
    妙手柯楠阅读 15评论 0 0
  • 《本草备要》 燥,去风寒湿,宣,下气开郁 辛苦大热,有小毒。入足太阴(脾)血分,少阴、厥阴(肾、肝)气分(其气燥,...
    oilpot阅读 3,312评论 0 0
  • 大枣+生姜,共50个方剂使用: 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芒硝汤,大柴胡汤,大青龙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
    罗小笨阅读 770评论 1 0
  • (人参, 大枣) 共17个方剂使用: 半夏泻心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芒硝汤,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
    罗小笨阅读 38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