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申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年以来,巴菲特即将退出公司CE0的新闻火爆朋友圈视频,我也趁机凑了一下热闹,看了一些关于讲述巴菲特一生传奇故事的视频。应该说,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巴菲特是“股神”已成为他最权威的个人名片。不过,我带着一种置疑的态度去思考:“巴菲特真的是一个‘股神’吗?”
我的答案有两个:一个答案是肯定的,另一个答案是否定的。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会同时存有两个答案呢?”也许你会疑惑:“同时存在两个答案,你这不是矛盾心理吗?”让我来告诉你存有两个答案的理由。
我认为巴菲特是“股神”,是因为看到了他通过60多年经营股票市场成为美国最富有的千亿万富翁,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风云人物。确实不得不说,要能成为这样的人物,一定有他过人的天赋和良好的机遇。这也许就是大多数人眼中“股神”的神通之处,是其他人不可复制和求而不得的天赐良机。
然而,如果用深度思考的方式对他的一生经历作进一步深入的话,你会发现,他能成为“股神”完全不是靠秉持的天赋和上天赐予的良机。其实,在我看来,他能成为“股神”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他身上存有很多常人所不具备的优秀品质。这就是我认为他不是“股神”的原因所在。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巴菲特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
1.终生坚持阅读学习。据有关报道得知,巴菲特直到94岁仍坚持每天3小时的读书阅读习惯,通常他会在每天这3小时里读一些专业和生活方面的书籍。试想,如果一个普通人也能做到像巴菲特一样,能坚持每天阅读3小时,不说一定能像他一样成为股神,但至少也不会是平庸之辈吧!所以他告诉我们,坚持阅读的习惯很重要,阅读能不断提高一个人的认知水平,阅读能让你了解和认识更多的人生世界,阅读能让你提高独立思考能力,能提出别人所不能提出的问题。
2.善于管理财富。巴菲特告诉我们,人不但要会赚钱,还要学会花钱。并且,他提倡的花钱与赚钱的先后关系应该是:要先学会花钱,然后才是如何去赚钱。不过,需要提醒一下,他在这里所说的会花钱,不是说让你大手大脚的去把拥有的钱全部花掉,而是让你不该花的钱不要把它乱花掉,不需要的东西再便宜也不要买。他还说,你乱花的是钱,其实你花的是人生的未来。然而,看似简单的这么一个道理,我们有多少人做到了?确实值得深思。他还提倡要把多个鸡蛋投到集中的一两个篮子里,而不是我们平时常说到的投资理念——把多个鸡蛋投到更多的篮子里。他告诉我们,把多个鸡蛋投到多个篮子只可以让你不穷,但不能让你致富。不过,这里也有一点需要注意:巴菲特这里所说的把鸡蛋集中投到篮子里也不是乱投的,他是把鸡蛋投到自己所熟悉的、所了解的领域里,投到那些自己通过商业分析认为可靠的公司里。比如,他就只把钱投到他比较熟悉和了解的保险、商业行业中。
3.善于回归家庭。以前不知道他的家庭情况,听了短视频才知,巴菲特一生其实只有过2个妻子。其中对他人生影响比较大的是前妻,她的名字叫苏姗.汤姆森。据说苏姗对巴菲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比较大。年轻时的巴菲特其实是一个完全不自信,完全不懂生活的人,仅仅只是一台会赚钱的机器。后来是苏姗用她的智慧和爱影响了他,从而让他明白经营好人生不光是赚钱,而是要在能赚钱的基础上学会去爱,学会去投入爱的事业。应该说,巴菲特最后能做出把自己所拥有财产的99%捐赠给慈善基金会,仅把1%的财产留给三个子女,这样的决定也是受苏姗对她一生影响的结果。其实说到家庭,巴菲特让我比较感慨的是,他这么会赚钱,但对妻子仍然是持尊重和坦诚的态度,直到他84岁时,仍在公众场合赞美妻子,说妻子是他生命中的阳光,还坦言说,如果没有妻子的爱和救赎,可能他所赚的钱还只是躺在冰冷的帐户里,没有一点温度。巴菲特对妻子坦诚的肯定和赞美,这也是太多有钱人所不能做到的,他的这种精神也是太多的人需要学习和努力的。
4.会选人,会用人。巴菲特告诉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与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他说,与那个比你强的人在一起,你可以从他身上学到那10%的东西。他的理念是:一个100%完整的人,再加上从别人身上学习到的10%,就可变成一个110%的人,这样的话,你就算是超越自己了。在用人方面,他说要像选择女婿一样选择公司管理层,要选那些值得被信任,可以被托付的人,而不是选择那些只具有聪明头脑的人。
5.独特的家庭教育观。巴菲特说,只能给子女留下够他们做事的钱,而不能留下让他们什么也不用做就能生活的钱。记得之前读《巴菲特给儿女的38封信》这本书时,也感受到了他的这种教育理念。同时,我记得他在子女的教育观中也强调过要着重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要尽早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沉下心来,干出一番事业和成就。我在视频中也学习到了他所说到的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是指那些让你会认为干了可以不计报酬也愿意再去干的事。
感悟:“股神”的神通广大也许不是天赋和机遇,而是超乎常人的认知、坚持学习、持之以恒做一件事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