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你的心结解开了吗?

刘震云先生是我老乡,同名小说早就看过,而且不止一遍。电影没有小说写的那么深,但更直观的呈现了这个故事。圆形镜头呈现出来,很不错,尤其是赵大头有的雪莲上床那一段,很有点“ 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意思。

在老家镜头是圆的,到了庄严的首都,镜头都成了方形的,最后李雪莲看开了,画面也终于铺满了屏幕。

这是一场闹剧。一个不在本不该上访的人,为了心中的一个“理”去上访。

李雪莲为了生二胎,而选择与丈夫假离婚。结果丈夫又找了别人重新结婚,把李雪莲凉到了一边。假离婚就这么变成了真离婚。所以李雪莲要告状。

这部戏里没有坏人,如果说有,就是那个罪魁祸首秦玉河,好好的日子不过,借生二胎的机会把自己媳妇儿换了,后来果然没有好结果,开着车进了长江。

生活里的很多烦恼,说穿了也就在于心里能不能拐过那个弯。

如果李雪莲能的心里能转过来,就跟赵大头一起爬黄山、结婚,然后开始新的生活就行了。就因为赵大头在这件事情上动了别的心思(赵想借这个事情解决儿子的工作),李就毅然决然的重新踏上上京告状之路。

曾经有个笑话说,亿万富翁与一位乞丐交谈,乞丐问富翁,你赚这么多钱的目的是什么呀?富翁说为了将来能享受一下生活,没事晒晒太阳,自由自在。乞丐就说,这不就是我现在的状态吗?

富翁理想中的生活与乞丐现在的生活当然不一样,也许穿着打扮不一样,旁边也可能有人随时侍候着,或者有人会说,那种功成名就的心境乞丐是体会不到的。

其实有什么不一样呢?晒晒太阳而已,只要你摆好一个懒洋洋的姿势,心里摒除杂念,享受阳光就好了,干嘛要赋予那么多的附加东西。

心境这个东西,说简单也简单,说麻烦也麻烦。

朱元璋做皇帝之前当过和尚,看看他做皇帝之后干的那些事情,我可不觉得他当皇帝比当和尚更快乐,除了可以填饱肚子这一条。

电影里,获得新生之后的李雪莲与告状时候的李雪莲,哪个更快乐,大家一目了然。心结打不开,法院院长天天大姐大姐地叫,大堆礼品往家搬,心里还是不畅快。想通了之后,开个饭馆,整天忙忙碌碌的挺自在。


告状时是小女子李雪莲,想开了还是范爷

心结怎么解?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

那系铃人死了咋办?

看看李雪莲,上吊没死成。看果园的老范说,您上吊也顺便帮我个忙,到旁边老曹家的果园去死,他跟我是死对头......

李雪莲就这么想开了,您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