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中年危机”是人生中避无可避的无奈际遇,那么“中场危机”就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不能承受之轻。
什么是“中场危机”?它与年龄无关。
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说过,人生有两种不幸,一种是求而不得,一种是求而得之。
可能刚刚考完大学的孩子就已经体验到这种爬到了一个小山坡,实现了自己设定的目标,突然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幻灭感。
“中场危机”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挑战。可能你刚实现一个小目标,又来了一个更大的挑战,你想用原来的成功经验去解决,却发现制约越来越多,自己无法控制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你可能会自我否定、暴躁、迷茫、甚至性情大变;你也可能将它当做学习的机会,相信努力的意义,重新站起来,取得更有创造力的成功。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和她的团队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认为,人们有这样的表现,主要来源于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前者是固定型思维方式,后者是成长型思维。它们体现了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
2017年9月19日,卡罗尔·德韦克教授荣获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单项奖一丹奖中的“一丹教育研究奖”。《终身成长》是卡罗尔·德韦克总结数十年研究成果的经典作品。
这本书在美国亚马逊心理类畅销榜上待了10年,累计印量180万册,获得了《时代周刊》《早安美国》《华尔街日报》等主流媒体热赞。
同时还得到了比尔·盖茨的撰文推荐:“我爱这本书的一个原因是,它不仅提供了理论,还阐明了方法。德韦克帮助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转变为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的方法表明,仅仅对成长型思维模式进行一番深入了解,你就能让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彻底改变。”
1
固定型思维者拒绝努力,认为努力是那些没有天赋的人才需要做的事情,他们甚至找借口、推卸责任,每一件事在意别人的评价而不能专注于眼前事情的解决,最终停步不前。
成长型思维者认为成功源于尽自己最大努力做事,不断从批评和挫折中获取能量,相信未来的你一定比现在的你优秀,所以他们专注于从挫折与失败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再转向下一次进步。
在体育界,大家都相信天赋。然而,事实的真相却是,思维模式比天赋更重要。
作者卡罗尔·德韦克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调研发现,成长型思维模式能够让参赛者拥有坚毅的意志和决心,以及在事情进展并不顺利时,依然有取胜可能性的冠军思维。
大家都认为迈克尔乔丹是个天才选手,但他自己却认为他不是天才,只是最努力的运动员而已。他曾在高中时被校队淘汰,很郁闷,他母亲还是让他回学校好好训练。他就每天六点起床,上课前抽空练习,在大学期间,不断对他自己的弱点——防守、控球、投篮不断练习。有一次比赛输了,他还不断练习了好几个小时投篮。公牛队之前的助理教练约翰巴赫就说他是“不断向提高自己天赋的天才。”
但是,他的成功不是来自于天赋,而是他的头脑,他认为努力是有效果的,并对每一次失败做分析,不沉浸在失败本身,意志力和决心比身体上的某些优势让他走向成功。
2
在商业领域,卓越的企业家与一般企业家的区别,最重要的也是思维模式的不同。
柯林斯在其著作《从优秀到卓越》中就提到,卓越的企业领导者是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带领公司走向卓越的人。
他们身上的特征是:不总想证明自己强于他人。他们谦虚,勇于不断提问,并有能力面对残忍现实,面对失败,依然保持信念,相信自己最终可以成功。
最有代表性的成长型思维模式领导者是杰克韦尔奇。他在通用公司担任CEO期间,始终保持谦虚、倾听的姿态,非常重视团队。除此之外,他还善于向一线员工学习,并不断提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在他的自传里,甚至整整一章的标题叫“过分自大”。
书中作者列举了三个具有固定型思维的企业领导者和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卓越企业领导者,告诉我们成长型思维是如何帮助企业从优秀走向卓越的。
我们可以根据书中列举的成长型思维的特征,着眼于我们的工作环境,审视一下自己是否是一个只在意自己的权力,通过贬低他人来凸显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的领导。甚至认真的思考一下,我们是否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着眼于大局去思考。
3
如果体育领域和商界离我们太远,那么人际交往、亲密关系中的成长型思维,一定会让大家有所体会。
今天看到一个故事里面的女主人公就具有典型的成长型思维模式。一个从从普通学校的一名“玩渣”,当她努力考进重点高中,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在这里,没有老师会检查作业,但是每个学生都自己买辅导书,然后追在老师后面问题。甚至没有家长会绞尽脑汁给孩子报课外班,都是孩子主动找家长说,我某某科跟不上了,您给我找个老师吧!
以前在初中校的篮球队打球,全凭着一股傻玩的劲,发泄发泄学习的苦闷。从来不想怎样去赢,输了还要互相嘲笑,彼此埋怨。但是在高中的篮球队里,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研究战术,研究技巧,研究每个人的强项,力争把每个人的能量都发挥到最大。
每一场比赛大家都尽力打,如果发挥不好也会互相鼓励,遇到困难就停下来找方法。遇到强大的对手,大家也不气馁,而是寻找对方的弱点,慢慢攻克。
每次打球,不仅是一次游戏,也不仅是一场竞赛,而是让人打心眼里有一种求胜的信念,有一种生存的力量,不知不觉地想要做到最好。
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典型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它让人们的思路和思维变得开阔,让失败不再可怕,让学习变得有趣。思维模式的转变带来的改变简直让人惊叹。
4
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向孩子传递信息:我会评价你的能力与你是可以发展的,我对你的发展有兴趣,这是两回事。评价让孩子陷入固定型思维,反而无法专注于眼前的事情,而发展本身让孩子能够更加专注事物的规律,探寻其中的奥秘。
当我们要夸赞孩子时,不要夸奖他有某方面的天赋,而是要告诉他,他的努力是有回报的,让孩子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你会惊喜地看到孩子的成长。
在《爸爸去哪儿》第五季中,无论是杜江还是陈小春、刘畊宏还是吴尊,在孩子完成任务过程中,他们始终以鼓励的姿态出现,让孩子们去尝试、努力,即便最后结果不如意,他们首先站出来告诉孩子,你做得很棒。
这就是家长在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成长型思维,让他们更加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和评价。
5
卡罗尔·德韦克在告诉我们:思维模式是可以改变的,成长型思维可以通过有效的方法得以训练和加强的。
那我们怎么做才能拥有成长型思维?卡罗尔教授为我们提供了步骤:
首先,去接受你的固定思维。没错,认清这个事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部分固定型思维,接受它的存在。
其次,观察,明确是什么激发了我们的固定思维模式。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固定型思维出现时,不要急着去评价,先观察一下。
接着,我们给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起个名字。当说的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格出现时,你会不会想到生活中的某个人?或者电影?用它来命名,提醒自己你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最后,教育他。让他和你一起走过这段旅程。尝试说服心中的这个人格,用成长型思维去教育他,你会慢慢说服自己。
除此之外,作者还为我们提过了具体执行的方法:
①将书中总结出两种思维模式特点的图打印出来,贴在自己的桌子前。问一问自己:对我来说,今天有哪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对我周围的人了?
②思考如何利用这些机会的时候,写下你的计划。并问自己:何时何地用什么方法实行。
③当遇到挫折和阻碍时,制定一个新计划,并再问自己一遍何时执行。
④获得成功以后,别忘了问自己:要保持不断成长,我还要做些什么?
也许,你会问,改用成长型思维模式看待问题能解决我们所有问题吗?不能,但是,我相信这种思维模式可以拥有不同的生活,我会成为一个更加积极、更有勇气、更加开明的人。
如果你遇到困难了,试试这种思维模式吧,它会为你展示通向未来的路,也是你能够终身成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