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yí)第三(2)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 子夏问孔子,这三句话到底说些什么?子夏并不是不懂,他的意思是这三句话形容得过分了,所以问孔子这是什么意思。绘画完成以后才显出素色的可贵。好比一幅画,整个画面填得满满的,多半没有艺术的价值;又如布置一间房子,一定要留适当的空间。
  • 也就是说礼的内涵比表之于外的礼仪更重要吗?孔子认为子夏不但讲得对,而且更启发了他自己。一个人不要迷于绚烂,不要过分了,也就是一般人所谓不必“锦上添花”,要平淡。
  • 孔子在后面提到“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这也是后来中国文化里讲人生的道理:“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所谓大英雄,就是本色、平淡,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就是最平凡的,最平凡的也是最了不起的。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 孔子说如果拿杞国的文化来看夏代的文化,并不准确,更不完整,但殷商以后的宋国,所保留的文献资料也是不够的,这两个诸侯之国所保留的祖宗文化都没有了。假如他们自己不毁灭自己,保存了祖宗的文化资料,我就有办法整理。
  • 任何一个民族的后代,如果不重视自己的文化历史,就是自己把自己毁灭,后代就无法考证。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 祭祖宗的时候要以“如在”目前相对的诚心,犹如祖宗尚在面前一样的诚敬。假使是祭神,神就在此。要表里如一,才是肃斋庄敬的道理。
  • “吾不与祭,如不祭。”假使说我因为没有时间,没有亲自参与这个祭典,只是象征式由别人去代表一番,这样就等于不祭,又何必故作排场呢?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 中国绝对有宗教信仰。第一个是礼,第二个是诗。不像西方人将宗教错解成为“信我得救,不信我不得救”的狭义观念。我说这一点的误解,使我绝对不能信服,因为他非常自私嘛!对他好才救,对他不好便不救。
  • 孔子说一个人真的做坏人、做坏事,怎样祷告都没有用,任何菩萨都不能保佑你。所谓自助天助,神是建立在自己的心中。换句话说,人有人格,尤其需要心理上建立起人格,不靠外来的庇护。如果进教堂,上帝就保佑,那么上帝首先就犯了接受贿赂的罪。同时也等于孔子答复王孙贾说,这些手法我全知道,只是不屑于如此而已。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 射箭不是真的比力气,谁的臂力大,只要能中靶心,都是正确的。做人也是这个道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译:孔子说季氏,在家里跳八人之舞,这样的事都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是他...
    然于然阅读 413评论 0 2
  • 1. 孔子谓季氏:“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2.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
    Ada54阅读 494评论 0 3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26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6,240评论 4 8
  • 怎么对待生活,它也会怎么对你 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美丽的人间。每个人从来到尘寰到升入天堂,整个生命的历程都是一本书,...
    静静在等你阅读 5,037评论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