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社史记本纪讨论记录

李宁:

[微笑]云姐姐讲了一个事,我们为什么到了一定的年纪开始会对历史感兴趣


李宁:

也许是因为觉得读小说不够了,满足不了自己了[微笑]


吴凡:

对,对现实的接触多了。遇到的事情多了。不懂的多了。前人是怎么做的?他们是怎么面对,怎么生活?


一个行者:

我也是长大了才对历史感兴趣,小时候对理化生感兴趣


那些年那些歌:

读史使人明智


一个行者:

读史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为自己的论点找素材


那些年那些歌:

那是因为感觉年纪越大,越想要看透眼前的世界,于是一头扎进历史,去寻找眼前的世界


云岫:

我是个历史小白,读史记,属于挑战自我。所以读的浅,讲的也浅。[呲牙]


李俊:

为什么要读历史?因为不管你在读什么,你都在读历史,历史,是过去的一切,而过去的一切,本质上又是一切,未来还没来,现在正在进行而无法把握,当你把握时便已成为过去。所以从本质上,一切能被认识的,都是历史。


樊海荣 敬心斋:

司马,知耻而后勇,自知而启人。以史为证,有事为实。


云岫:

所以勇敢地读,勇敢地写[捂脸]


李俊:

@李宁 当然了,史记主要还是人类政治军事史,无需将外延拓展。


李宁:

读史很重要,史记又是25史之首,本纪又是史记的纲,的主干


滏水旺三金:

相亲哪有不先看脸直接看脚丫子的,本纪就是脸/p>


RDC-小马哥:

@李宁 为什么是25史了,不是24史吗


李宁:

@RDC-小马哥 好像是元史编的不好,民国时重新编了一个新元史,加进去,变成25史


滏水旺三金:

徐世昌下令把《新元史》加上,都不承认/p>


滏水旺三金:

《新元史》有不少硬伤,严格按照官修史书来说,确实不够格,所以一直不被接受,不过因为有总统下令,哈哈,反倒争议颇大


李宁:

弯弯小宝贝的笔记读后感

    弯弯的笔记虽然比较短,但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有一句话叫重在参与,这我们平时大多理解为失败者的自我安慰,但我觉得就读书这事儿吧,重在参与确实是对的。比如举个例子,这个史记的笔记,我写了500字,而踞坐风尘写了一万字,我承认我的是不怎么比得上他的,但是我的这500字是我自己的,对我自己来说意义肯定大于他那一万字。所以鼓励大家都把自己的读书笔记写下来,踊跃上车。


滏水旺三金:

弯弯小宝贝能写出几个关键点这就是用了心了,鼓励鼓励,接下来看世家和列传,好多故事啊


弯弯小宝贝:

我觉得如果跟着项羽,做臣子会比较开心,跟着刘邦,百姓会比较开心


滏水旺三金:

跟项羽不开心的,项羽抠门


弯弯小宝贝:

犹如现在企业的领导一样,项羽适合当一个领导,甚至是CEO,但是刘邦稳坐董事长


滏水旺三金:

反倒是刘邦大把的撒钱撒官印


弯弯小宝贝:

项羽只是对外人抠门。对于自己人还是很大方


李宁:

刘邦适合当领导[微笑]


滏水旺三金:

项羽就是个黑社会大哥,打打杀杀的,收的保护费自己留一多半,不怎么给手下分,慢慢的,小弟都跑了


弯弯小宝贝:

所以项羽在奖励功劳的时候,很多人有意见,项羽做人不行


那些年那些歌:

中国一直注意抵抗北方了


那些年那些歌:

导致海洋这边的威胁增大


滏水旺三金:

有一定因素,但不是绝对因素,说白了,还是相对封闭的环境决定了不用通过海洋拓展空间


RDC-小马哥:

郑人买履,宋人守株待兔,杞人忧天@那些年那些歌 


李宁:

@滏水旺三金 汉武帝的全面征讨匈奴是不是必然的?


李宁:

我读到那的问题[微笑]


云凡:

@那些年那些歌 当时主要是北方威胁比较大,南方,语言不通,环境不好,南蛮之地,没有开发


滏水旺三金:

中国历朝历代一强大,必取西方,路上贸易和势力范围的争夺贯穿两千年,到晚清,左宗棠收复新疆还是西陲重要的观点


滏水旺三金:

那是必然的,因为甘泉宫的烽火已经直接威胁皇位了


那些年那些歌:

小宝贝(好别扭[捂脸])的,确实朴实,慢慢来,读多了历史,就会融会贯通。比如几种历史书里记的同一件事。会有不同角度,详略也不一样。比如,史记把项羽整成本纪,那是帝王待遇。陈胜整成世家,就是一个诸侯待遇。但是班固这里,这两货都成了列传。待遇低多了


滏水旺三金:

两汉时,对于西南诸夷,优抚为主,用兵为辅,只要不怎么闹事就行,原因三点,路途险塞,出产不是中原必用物资,人口少不教化


李宁:

历史一直北方威胁大于南方,所以沿用历史规律,重视北方大于南方,可见,虽然说以史为鉴,可社会,历史是在发展的,也不一定对


滏水旺三金:

汉匈之战,前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汉民族的保卫家园选择,后期(尤其是汗血马事件已经有了好大喜功浪费民力军力的意思


李宁:

我就想说一个道理从古至今可能到昨天都是对的,但今天也未必对。@云岫 /p>


滏水旺三金:

北方对于汉民族一直属于生存空间的问题,其实汉人自己内乱也往北跑,不往南跑,只有衣冠南渡,那是没法子了/p>


滏水旺三金:

其实现在还是一样,看着是海上来的威胁大,但是面对东面,我们有纵深有战略回旋空间,而从北面和西北包抄过来,直接就把国家撕裂了


RDC-小马哥:

我虽然没看史记-但是想起了鲁迅评价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大风起兮:

弯弯挺棒的[玫瑰]我进时光社之前,从来都没有写过书评。现在也开始尝试着写了,虽然写的也很拙劣,但是我觉得,只要肯用心,肯定会越写越好的[呲牙]  我李宁车长说的到我心坎里了,只要是自己写的文字,对于自己的意义,大于别人写的一万个字[强]


李宁:

我们往下吧,来看精彩的楚汉之争,好不


滏水旺三金:

其实我当初第一次看《史记》就刻意的背了两篇,一篇是《项羽本纪》,一篇是《刺客列传》,为啥?项羽太他喵的牛逼了/p>


李宁:

项羽本纪写的确实精彩


李宁:

一个项羽,一个刘邦,一生宿敌,就一起发了


大风起兮:

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之中,项羽真男人也,力拔山兮气盖世[呲牙]


弯弯小宝贝:

我觉得把刘邦写的太过了,他就是一个读了书的流氓


李宁:

问题一,这俩人真的差别挺大的,那么带入一下,自己会选择当项羽,还是刘邦,其实也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李宁:

是想轰轰烈烈潇洒如西楚霸王,还是不择手段求结果如刘邦?


云岫:

互相成就[坏笑]


大风起兮:

我会选胜利者,因为会有胜利果实


滏水旺三金:

做生意干事业——刘邦,做人还是项羽好点姬比吕雉漂亮[捂脸]


云岫:

刘邦[坏笑]


弯弯小宝贝:

哈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很纠结,能否两个人综合,因为我也想要胜利


滏水旺三金:

我年轻时曾经酒后狂背项羽破釜沉舟那段说“大丈夫当如项羽立马横刀,不死于阵前就死在女人肚皮上”/p>


大风起兮:

写东西,怎么高兴怎么来,这种是一种境界,够洒脱[强][强][强]


李宁:

对于老百姓我觉得还是刘邦好点,但是项羽的魅力,简直了,不是刘邦能比的


滏水旺三金:

所以啊,血性这东西只能存在心里,生活还得刘邦点/p>


大风起兮:

理想可以很项羽,生活必须要刘邦[呲牙]


李宁:

但是这怎么调和,就像理想与现实,怎么平衡,真真是个技术活


滏水旺三金:

吃饭的时候做项羽,刷碗是刘邦/p>


大风起兮:

建哥的笔记融合了段子,文学,生活,历史,还有各种脑洞。  新鲜,新颖,佩服啊/p>


李宁:

@大风起兮 所以这就是那种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的人写的东西。我们写的只能是笔记,这种才能成为写了点东西/p>


李宁:

那么问题来了,史记里写夏殷周秦,都是黄帝的后代,这是故意这么写的呢,还是真的历史呢?@滏水旺三金


滏水旺三金:

五帝本纪和夏殷两朝,司马迁是根据《尚书》《禹贡》等很少的书写的,大部分是传说,所以我个人认为,他是故意这么写的


滏水旺三金:

这样写就如我说的,定了一个主线“中华”


李宁:

虽不一定真实,但对以后的作用是巨大的


滏水旺三金:

其实神话本身就是文化起源,起着为民族和文化正名份的作用,司马迁把包括《楚辞》里的很多段子拿过来,也是要把神话变成族群的名份


鱼在海里游:

司马迁写史记受命于父,亦或皇,因为友而鸣不平受宫刑,天降大任于斯人,苦尽甘来,超越在尘世之外,而以局外人之冷眼,直记史实。不偏不倚,做到叔本华的超脱,但他本人却是自卑而守礼的


滏水旺三金:

唐以前官方对史书的干扰还小一些,一般都是如实写根据需要再删改,比如东汉就出过删减到十几万字的《史记》,没流传下来,到唐太宗时,开创了直接干预史官的先例,以后史官就如实和“春秋”笔法各半了


云岫:

有点儿明白项羽为啥是那一幅做派了[强][玫瑰]仇恨啊


李宁:

@滏水旺三金 今上本纪没流传下来真是满可惜的,想看司马老人家如何喷汉武帝啊


滏水旺三金:

要说帝王典范文帝第一,要说雄才大略,武帝是和一堆皇帝并列的,但是,他反击匈奴和开辟西域,征服西南诸夷等,也只有唐太宗和明太祖能比一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