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除了过年,最喜欢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在我们老家把这一天叫“过十五”。
年幼的记忆里,过十五是比过年还开心的。因为有时候还会收到大人给买的彩灯玩具,如果没有买,我们自己也会制作一个手工的蜡烛彩灯。大概真正让我们难以忘记的是当时参与制作蜡烛彩灯的快乐和对收到彩灯的期待吧!
老家过十五这一天不仅仅是聚集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是吃了午饭后出去送灯。所谓的送灯是这一天后辈们去已故的亲人坟墓上点一盏灯,烧一些烧纸祭拜。
送灯的人都是家里的儿子,因为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为此小时候总是感叹我要是个男孩多好。记忆里送完灯回家的路上,到处烟花璀璨,满山的闪烁寄托着人们对亲人的思念。说句实话我曾在这样的烟花爆竹里情不自禁流下泪来,因为在这一天所有已故的人都能被后代子孙铭记和提起。
结了婚以后我再也没有机会在娘家过十五,今年由于下大雪道路不通我也留在了娘家,稚嫩的文字和不清楚的逻辑无法表达出千分之一的情感,但是我真切的希望这样的习俗永远保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