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素馅丸子
永远不会再重来 ,有一个男孩,在地震来临时,大声呼喊我的名字。
序
九寨沟地震的那天夜里,我正躺在床上听刘若英的《后来》,突然收到闺蜜任佳的微信。
“地震了,快跑!”
我们两几乎每隔几天就要互通有无,我现在人在河北,离九寨沟八百里远,她不可能不知道。
看来又是群发了。
刚想回一句“这条信息,你应该9年前发给我”,来打趣她。
思绪却猛地被拖拽到了从前。
那一年我还没有手机。
那一年消息很慢,只来得及通知一个人。
01
这一天,小满,汶川地震后的第十天。
虽然还没入夏,热情的太阳已经在拼命释放能量,以期赶走蒙在人们心上的阴霾。
全校师生满满当当地整齐排列在操场上,像极了案板上出锅不久,还在冒着热气的包子,周身沁着水珠。
主席台正中,一条长长的横幅在热风中悬挂着、挣扎着,红底白字写着:“为汶川灾区捐款动员大会”。
正下方,一个身穿校服的女学生正在慷慨激昂道:“天使哭了,恶魔笑了”,声音里略带苦腔,猜不出是为渲染气氛还是真的感动。
这个扎着辫子演讲的女孩就是我,我叫林姝,学习好,思想端正。5.12汶川地震那年正好16岁,高一。
02
“江南,别摇桌子了好不好?”
“林姝,这次真不是我摇的。”
“你还狡辩。”
“好像是地震了,快跑啊!”
他叫江南,我的同桌,一个不折不扣的捣蛋鬼,晚上去网吧打游戏,白天趴在桌子上睡觉,中途“梦游”时不忘欺负我一下,但成绩很好。
有些人就是这样,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摘到你需要踮起脚尖才够得着的果子。
我讨厌他,却也羡慕他。
地震的那一刻,陪在我身边的人是他。
03
灾难总是爆发于一瞬,但厄运常常会持续很久。
虽然是临省,但所幸我们的城市,并没有受到太大波及,只是恐惧已经从每个人的心底升腾起来。
果然,霉运又一次降临了。
半夜里,睡得迷迷糊糊的,依稀听到有人在远方呼喊我的名字,一声比一声急促,越来越近。
“林姝,又要地震了,快跑!”
完全听清楚这句呼喊的时候,我顿时浑身一个激灵,耳边已嘈嘈杂杂全是响动。
看来很多人已经知道了余震的消息,却才只有一个人通知了我。
当时的我,还不知道,准备在网吧通宵的江南,是一看到网上余震的预报,便脚底抹了油般来学校找我。
04
匆忙摇醒还在沉睡的室友,我们便一路趔趄的自顾自往出跑去。
刚跑出女生宿舍大门,我便撞进了迎上来的他的怀里。
虽然汗涔涔的,也不软和,但却带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心。
在危难中被惦记,还是最重要的一个,原来是这种体验。
“你没事吧,咱们快到操场上去吧!”
还没回过神来,便在他这突然想起的声音里,慢几拍的喊了一句。
“你要死啊,吓我一跳。”
夜很黑,月色昏暗,楼门口的灯光也影影绰绰,可我却分明在他亮闪闪的眼睛里,看见了脸色通红的自己。
05
气喘吁吁地跑到操场时,那里已经黑压压一片全是人。
但全然没有秩序感,或三五个一团,或七八个一伙,四顾茫然的我们突然很想找到我们那一群。
转到他们身边的时候,我们班这些可爱的人正在围着圈打扑克,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腿脚还都被裹在同一个被子下。
夏天的夜竟然也是凉的。
危险临近时,只要不是最后关头,微笑仍是这么灿烂。
后来,我加入了正在热闹人群里,而他坐在我身后,像个安静的小媳妇。
天色破晓时,余震已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他去临时加点的小卖部买了一大袋糖,分散给大家,像是一种庆祝,又像是一种仪式。
06
在校园里幽困了两天之后,终于等到了恢复上课的通知。
我们仍是同桌,却似乎再也没有挨得那么近,像地震的那个夜晚一般。
人们总是在为庆幸灾难中的无损而庆幸,但又怎么可能毫发无损。
我们失去的除了回忆里的或美好、或痛苦的画面,还有直面心中渴望的勇气。
也许是教训还不够惨烈,也许人生来健忘。
转眼了到高二,分科了,也分班了。日子一天天平淡下去,学习氛围却又一天天紧张起来。
教学楼外榕树下那些乒乓球案子迎来了新的守护;放在课桌里的黑白棋子匿了踪迹;操场上的很多活动也渐渐避让着我们。
07
我拥有生平第一部手机时已经在高考之后,在仅有的回校取毕业证和毕业照的日子,我小心翼翼地存了班里很多人的电话号码。
这其中也有他,要的方式也和其他人无异:走近,掏出手机,报号码,储存,告别,转身离去。
整个动作熟练到一气呵成。
我们总是错误的以为,在同学录里藏满心事,下一次见面就可以勇敢的吐露心扉。
却不曾意识到,告别的纪念册只能预示着我们终将散落天涯。
高中生涯的最后一次联系,是我那条貌似群发的短信。
“毕业了,大家,祝好!”
“谢谢,你也是。”
08
大学的生活忙碌而充实,每一天我们都在马不停蹄的奔向各处,认识形形色色的人。
随之而来的,手机里的号码越来越多,联系的却很少。
不知什么时候,QQ垄断了一半的社交,我们开始和很多人互诉衷肠,假意或者真心。
其中也不乏陌生人,还有曾经散落四方的同学,但却没有他。
空间是我们窥探彼此生活的唯一方式。
他恋爱了。
我也恋爱了。
我分手了。
他也分手了。
我们终于又一次毕业了!
09
工作了,QQ也开始不怎么玩了,它被更加高效便捷的微信抢了舞台。
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加友热潮,这一次只需要搜索手机联系人,添加,验证。
很快,我的微信里便挤满了各种头像,比起QQ中那几个经常重复的人头丰富多了,他就混迹在那一排排图片里。
刷朋友圈的时候,还是能看到他的消息,却已无关痛痒。
7年了,曾经的细胞早已被替换的一干二净,只偶尔的会因着某件大事,在一波又一波的信息轰炸里,从心底氤氲出一些支离破碎的画面。
远方的消息在各种手机应用里总是传的很快,但知道自己过的好赖的人越来越少。
朋友圈是会骗人的。
10
他出现了,告白的方式很特别。
泛黄的信纸上热烈地流淌着很多心事,那一串串工整而大气的字里写满渴望。
他说,我一定会去找你的,虽然我们隔着一千多公里。
他说,我肯定会去找你的,不管见面时你会不会搭理我。
他说,我已经请好了半个月的假,明天就能出现在你的城市。
我抵挡不了这样的来势汹汹,也不忍辜负一个如此古老而有趣的灵魂。
我去机场接了他,看到他走出出站口的那一刻,我目光炯炯,一如当初地震那个夜晚你看着我的样子。
对,是另外一个他。
但又有什么关系?爱情才不分先来后到,能不能在一起靠的是缘分和勇气。
11
他叫叶辉,一个正直而善良的人,字典里都是温情和奋进。
和他婚后的日子虽然仍和恋爱时一样聚少离多,但我不用再守着手机苦苦等待。
每一次在我想他的时候,他总是先一步联系我。
或电话、或视频,日复一日,从不缺席。
后来,再也没有一个男孩,在地震来临时,大声呼喊我的名字。
后来,我遇到了一个男人,会在每一个日子里柔声向我倾诉。
那一年消息很慢,只来得及通知一个人。
这一年消息很勤,生命里装的都是你。
晚点遇上了你,余生只有你。
愿日子慢一点、再慢一点,别一不小心,就让我们白了头。
后记:写了很多别人的故事,今天也来写写自己。还是那句话,如果你喜欢我的故事,如果你的故事想讲给我听,请你关注我。
附本篇文章构思脑图:
阅读更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