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最常说的一句话“我为你好,你还小,你不懂”
影片中,李玩因为丢失了她心爱的狗,而久久沉浸在悲伤中,多次寻找而不得果,后妈想了个办法,找了一只一样的狗,说是找到了,可是却被李玩识破,转而继续寻找,多年不出门的奶奶因为心疼李玩一起出去寻找,结果迷路。爸爸因此暴打了李玩,说她不懂事,一点都不知道为大人着想,爸爸每天工作压力那么大,她还不让他省心。
李玩寻找的真的是她的狗吗?她寻找的是一种慰藉,在这个家庭,她本身就是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缺少父母对她的爱,她见到爸爸的时候一般都是因为学校找家长做抉择的时候,她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天文兴趣小组,而被父亲强行报了英语小组,她没有选择的权利。就在这时,她的小狗“爱因斯坦”出现了,似乎成为了她心灵的慰藉,她和它一起吃饭、睡觉,度过每一天。而突然有一天,它不在了,我想李玩缺失的不仅仅是一条狗,而是一个心灵的伙伴,那是换一条狗而替代不了的。
而父亲,因为看到奶奶迷路了,而触发了雷点,暴打了李玩,一味的怪李玩不懂事,他没有看到,她才是个初中生,她看事情不会那么长远,如果她知道奶奶会因为她而迷路,她一定不会坚持了,因为她并不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父亲忽略的是用同年龄段的眼光去看孩子。就拿我们来说,如果拿六十岁的眼光来看我们,也会有很多的不理解,也会觉得我们现在是不懂事。这件事李玩没有错,十几岁的我们就是会那样做。因为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所想的事情,上学的时候,觉得自己也不是像大人说的一样没有烦恼,每天有好多作业,心里想着名次的要求和压力,会有莫名的伤感,会有自己喜欢的人,会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
这世界本就是不公平的
影片中,李玩一直喜欢滑冰,也和父亲表露过自己喜欢滑冰的事情,父亲带她来到了滑冰场,她以为是要让她滑一下她从来没玩儿过的真冰,结果父亲却指着远处的小男孩说:那就是你的弟弟!而一直到影片的最后,李玩也只是在滑冰场的旁边看着她的弟弟在滑冰。
我承认,能看得出来,父亲是爱李玩的,但是却因为弟弟的存在忽略了李玩。其实这没有谁对谁错,因为我觉得这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没有人都做到不被忽略,也没有能做到永远不忽略别人。李玩到影片末尾也没有学到自己喜欢的滑冰,而她的弟弟又被强迫学习自己不喜欢的滑冰,这不是很变态的做法吗?
不一样,没什么不好
由刚刚说到的滑冰辅导,我突然想到了个问题,我问过好多我身边的家长,你为什么要给你的孩子报辅导班?大部分的回答是大家都报,别人都报,全班都报,就我一个不报,好像我和别人不一样似的。可是我在想,这是给孩子报辅导班的理由吗?不一样又怎么了,我觉得我将来会让我的孩子骄傲的认为,我就是不一样,我不报是一种骄傲,我又不是因为学习不好,我又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不一样,仅仅是因为没有报班儿不一样又怎么了?
中国人就是一种从众心理,一个包包本来自己觉得好丑啊,但是如果大家都背,就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审美和大家不一致,慢慢的也就会觉得这个包也还不错,甚至开始有些喜欢。大家都喜欢穿黑颜色衣服,自己穿彩色的就会觉得和大家不一样,于是也开始穿黑色的衣服。某件事情自己觉得本来不对,但是大家都这么做,慢慢觉得也就是理所应当了。包括大家一些约定俗成的“老话儿”等等,都是这个原理,所以,不要老是拿“别人怎么怎么样”“大家都怎么怎么样”“那人家不都那样么”来说事儿。你用着这几句话了你就用,但是当你想和别人不一样了的时候,你咋不说了?从众,永远都不是理由。做你自己,说道理。
不要妄加评论别人喜欢的东西,别人的情感,你不懂,不要干扰别人
其实我自己是喜欢狗狗的,虽然到不了热爱,但是也算的上是喜欢,但是由于很多原因不能养,以前我养过一只狗,叫笨熊,养了八年,后来丢了,所以我深深地理解李玩那种对狗狗的感情,包括她喜欢和它一起睡觉,和丢失以后那种伤心的感觉。
对于狗,喜欢的人热爱无比,不喜欢的人避之不及。但是我想说的就是,这个世界上有好多你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不需要你去费尽口水的咒骂和吐槽,也不需要你去干扰别人的想法,你不养就是不养,别人养了和你也好像并无关系,也没必要去迫害。
由此推及人的情感,其实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爱情、友情、亲情,只有当事人是最明白的,所有除当事人之外的人都是第三人,不要片面、抱有情绪的去干预。因为人是情感动物,很少有人能够纯客观不带有任何主观情绪的去看待一件事情,当你的话说出口是,你已经带有主观情绪了。拿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两个小朋友吵架,找任何一方父母,父母都会当着对方的面说是自己孩子错了,以后不能这样了,但是心里是怎么想的,谁又知道呢?所以,我觉得有时候对与错,不需要别人去干预,你也不要干预别人的评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时候也没有那么不好。
小结
看了这个电影感触比较多,刚才有好多事情打断了我的思路,忘记了要说的话,所以就胡乱结尾吧,也是我做事的风格,就是随性。最后,希望每个人都能做自己,也给别人做自己的权利,不干预也不被左右,接受现实的无奈,享受拥有的美好,活出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