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7

群友分享李松蔚

敢不敢与想不想

如何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社交焦虑的问题,提到过社交是有代价的。根据我的观点,既然要付出代价,那么在多大程度上承担这种代价,与人交往,就是利弊权衡的选择,无所谓正误。但是,一些人对此想得并不清楚,又或者「社交」在社会文化中带有太强的正面价值,因此他们虽然做了选择,却又无法摆脱不满和疑问。例如:「我想变得更敢说,为什么还是不敢?」这种问题乍一听,会让人觉得自相矛盾,难以索解,很容易误以为有一种什么「病」,压扁了我们的胆魄,扯住了我们的舌头。但实际上,仍然只是没想清楚的选择。

可以说,所有「敢不敢」的问题,先有一个前提是「想不想」。

提问的人说,他有些观点是「不系统」的,「图样图森破」的。那么他要想清楚,他真想把这些不成熟的观点示众吗?还是藏拙会更好?——很显然,两者都有其明智之处。

这就涉及了:明知道观点有可能不成熟,他更偏好给人哪种形象?

一个半吊子,图样图森破,但是自信,敢讲,也许会被当面反驳,也许会被背后窃笑。

或者玩沉默,笑而不语,光听不评,别人摸不清水有多深,也可能会显得很怯懦。

——无所谓哪种比哪种更好,两种形象各有人喜欢,也各有人反感。

把这两种形象摆在一起,任务也就一清二楚了,必须找到一个自己能接受的形象。如果一个人真做出决定:是!我就要选择前面这种形象,我就想要信口开河,就想要满嘴胡咧咧!那么培养勇气并不难。对自己说:哥们!从现在开始,你要习惯丢人现眼的感觉!

这是一次对羞耻感发动的战役,目标清晰,动员明确,方法直截了当:叫上所有你熟悉不熟悉的朋友,K 歌,点上一首《青藏高原》,唱破——如果你恰好擅长唱高音,那就唱别的;如果你什么都会唱,那就跳草裙舞……总之,做你最丢脸的事,并 hold 住。

当大家面面相觑或者哄堂大笑的时候,忍住你的脸红心跳,适应它。

多参与真心话大冒险,去接受最狂野的惩罚,颠覆你一贯的形象,越是羞耻效果就越好。

这在心理治疗里,被称为「暴露疗法」。大量数据证明,这种惊心动魄的方法非常管用。用不了几次,这个人就可以得意洋洋地享受他那一身放荡不羁的新形象了。

现在,都这么放荡不羁了,还会没有勇气亮出自己哪怕不成熟的观点吗?

我不是在开玩笑。假如你以为:「大哥你开什么玩笑?我打死也不想变成那样的人……」

——那还是收回这个问题,安分守己地维持现在这种沉稳又闷骚的形象好了。

至少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自己并没有什么病,只是做出了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要得到点什么,就得先失去点什么。说出话来,就要有被骂、被嘲笑、被看轻的觉悟。勇气并不是问题,问题是取舍。这世界上不存在那样的好事,是可以又勇敢又不用付代价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决策的力量:1/5 20180226 《决策的力量》 认知迁移过程:先得出某领域的结论,然后小心找出符合逻辑的底层...
    天云博士阅读 1,761评论 0 0
  •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诚实的劳动,创造生活.他怀着买...
    koppppu阅读 2,49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