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述的案列的主人公叫做康康,人送外号“康少”。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外号呢?顾名思义,少爷脾气很重,很娇气,也很金贵。记得入园第一天,他奶奶就对老师说,这是我们康家的小少爷……
入园后不久,我观察到,这位小朋友挑食偏食的现象非常严重,于是我们便与家长沟通,询问饮食教养情况,原来,他是典型的被溺爱型 ,享受着独生子女的所有优待,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和姥爷,大家都非常宠爱他,对他百依百顺,使其养成想干什么干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的坏习惯。长期如此,不良的就餐习惯得不到纠正,逐渐形成了其严重挑食、偏食的现象。以下是几个他在园入餐时的小片段:
实录一:
盛饭时,我只给康康盛了半勺,我心想:饭这么少,菜也十分不错:土豆炖牛肉,三色蔬菜丁,西红柿蛋汤。小朋友都津津有味得吃着。康康扒了两口饭,就在那里歪着脑袋,皱着眉头,饭含在嘴里。我走过去说;“来,老师喂你好吗?”我把调羹伸到康康嘴边,他别开了头。任凭我怎么说,他就是不肯再张口。无奈,我只好放弃好言相劝,实在没办法了,就说:“你今天一定要把饭菜吃掉,否则,等一下不要回家了。”我原以为这样说了,他会再吃点,但是,根本没用,任凭我说破嘴皮子,他就是不动。最后他还狠狠地对别的小朋友说:“这个老师一点都不好,明天我不想来上幼儿园了”。
实录二:
今天吃午饭的时间到了,香喷喷的鸡腿、翠绿的青菜和美味的海鲜汤香气扑鼻,都能勾起人的食欲,别的孩子们在津津有味的吃着,惟独康康拿着勺子在盘子里搅来搅去,就是不将饭菜放入口中,还一边嘴里说着“我不喜欢海鲜,我对这个过敏”之类的话。然而在我调查了解中,他对海鲜并不过敏,仅仅是因为不想喝。眼看别的孩子们都快吃完了,他还剩那么多,并且东张西望没有一点要吃的意思。于是,我提醒他吃快一点,饭菜有营养的,都要吃光才会身体好的。在老师的催促下他勉强吃进去了一点,但是看到别的孩子都吃完走了之后,康康就一口也不愿再多吃了,并大声说着:“我真的是吃不下嘛!”然后大哭起来。老师再喂他吃一口,还出现了呕吐的现象。
实录三:
这天入园,康康妈妈给他带两块巧克力和一个甜甜圈,吃早餐的时候,他的饭菜任凭老师怎样劝说、喂他,康康都没有吃下几口,最后又是以不吃倒掉而告终。且一直哭闹,要吃早上带来的东西,最后老师只好妥协,允许他吃,但告诉他说下不为例,他立马高兴了,说:“饿死我了,饭菜一点都不好吃,还是这个好吃。” 下午离园时主班老师和家长反应了这个情况,并向家长建议了尽量不要给孩子带零食,但他的妈妈却说没事,孩子爱吃就吃吧。就这样领着孩子回去了。
通过观察、分析,我认为康康挑食、厌食,进餐慢的不良习惯是在家中逐步形成的,这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1、家庭成员过分溺爱、迁就,生活上照顾太周到。家长平时的教育方式不当养成了幼儿脾气倔强、任性随意的坏习惯,表现在饮食方面也是自己说了算,形成了挑食、厌食的毛病。
2、由于家长自身饮食习惯的影响以及奶奶知识程度不高,对饮食结构、营养搭配知识不太了解,所以安排家里的膳食也不科学,没有注意到营养搭配、膳食平衡。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就逐渐喜欢吃什么就天天吃,不爱吃荤菜和绿色蔬菜的不良饮食习惯。
3、家长平时提供给孩子的零食杂食过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减退了孩子的食欲,打乱了孩子规律进餐作息,影响了孩子的正常饮食。
4、由于长期挑食、厌食,幼儿在心理上逐渐对正常的饭菜产生了抵触,导致进餐速度慢、稍有不喜欢吃或强制她吃就以大哭来反抗发泄,并会引起呕吐反应。
相应的教育策略:
1、引导孩子理解相关的营养健康知识。
2、做好家长工作,与家长共同纠正菁菁的不良饮食习惯。
3、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帮助他克服心理障碍,建立信心。
4、鼓励孩子多多参加体育锻炼,适当增加活动量。
达成效果: 康康小朋友经过我们老师和家长两个月的共同教育和纠正,现在进餐障碍已经基本消除,进餐的良好习惯也正初步形成。现在孩子在幼儿园午饭的进餐时间都基本都在30分钟以内,而且大都能将饭菜吃完,挑食情况也明显改善,并能与其他幼儿一样愉快进餐,不再出现呕吐、哭闹、不肯吃的现象。家长反映在家中益程也逐渐能够按时就餐,不再挑食和乱吃零食,并且喜欢上运动了。由于饮食习惯改善,营养吸收逐渐合理,孩子的面色现在红润多了,体质也增强许多,不再轻易感冒发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