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
在女性意识渐渐觉醒之后,看这本名声赫赫的文学巨著,居然,有太多太多不适。
1.润叶的命运
当我看至本书一半的时候,我就已经发文吐槽过润叶的半生了。
没想到,后半生更是令人无语。
死追着她不放的李向前明明知道自己恋情无望,也不愿意离婚。他的心态文中有明显描述,他想,宁可一辈子就这样僵持下去,也要牢牢抓住润叶不放。我真的不知道这算不算爱,也许是有那么点爱的,但更多的是占有欲,即使得不到也不让别人得到。
你说,真正爱一个人,是愿意放手让她幸福,还是明知道在一起只是痛苦却死死拽着她不放。
爱一个人可以自私,但更多是无私。
何况,一份爱,搞得大家都心生疲惫,再坚持下去,又有什么意思呢。
我想起了《放羊的星星》里面的台词——我离开你,就有一万种可能,但我和你在一起,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痛苦。这是女主角在遭遇背叛之后所言。
这只是一部台偶。但这里的爱情观,很明显比李向前的爱情观高大无数倍。
他们互相痛苦着,润叶似乎冷漠无情,而李向前做着舔狗人设。
这一切都不会有什么改变了,如果大家都健康平顺的话。
可惜,李向前因为润叶太痛苦了,喝了酒,酒驾了,就残废了。
这是一本很是“政治正确”的书。
而作为女主角之一的润叶,可想而知,她的选择是什么。
她选择照顾李向前。
不仅是心理,还有生理。
所以,我真的会有一种恶心感。
女性自我奉献的精神太饱满了,好像润叶的这一生,都是奉献,都是操纵。
几乎是身边的所有人,都认为李向前是她的良配,说是要“尊重”她的意见,其实是在逼迫她做出大家都满意的结果。
她因为一时不慎答应了和李向前结婚,却承担不起来结婚的后果。
在婚礼上当一个被摆弄的木头人,婚后只想着不离婚也不让李向前近身。
婚后那么不幸,那个年代那些“亲人”,到底有几个人,是真真正正去心疼她的苦理解她的难……
她的公公婆婆自不用说,后悔的要死,劝李向前离婚好了。当初上赶着的,也是这两个。
她的母亲,在文中似乎被隐藏,观点消失,可能就是概括了几句心疼女儿。
她的父亲,心里在想,她真的是不懂事,放着这么个“好”人不亲近,把好好的日子过成这个样子。
她的弟弟,在得到李向前的热切帮助之后,心里在恨姐姐,是在恨姐姐(虽然他见了姐姐之后还是心疼了一下姐姐),恨姐姐让李向前这么痛苦,恨姐姐让好好的一个家庭充满磨难。
偌大一个世界,是真的没人愿意去理解润叶。
她就是乖巧的就是懂事的,似乎也是没有想法的,左不过就是你们觉得好了她就要去做了。
没人知道,润叶不喜欢李向前,是没办法喜欢的那种。
她嫁了,只是为了叔叔的政治前途。
多么遗憾的故事。
2.晓霞与秀莲的死
晓霞与秀莲,一个是少平的恋人,一个是少安的媳妇。
孙家开始穷得揭不开锅,孙少安喜欢润叶,但与润叶条件差太大了,他就选择了一个农村姑娘秀莲。
秀莲这一生,过得真的很苦。从那么穷的时候陪着少安起家,到后来发达了,她一直在用力气,起早贪黑,只为个好光景。最后,却得了肺癌。想也不久于世了。
她的得病,是我真的不能理解的。这个女人辛劳一生,结局只是痛苦而死。她的存在,其实不妨碍剧情,只是作者愿意让她得病,她就病了。
若说晓霞的突然逝世,我还能理解。
故事里的英雄,都是这样离开的,为了救落水的小女孩,永远离开了世间。
晓霞的存在,对少平来说,就是一盏明灯,一直指引着他找到方向。
但无论他们的爱情多么甜美多么忠贞,都要面对现实,而现实又是润叶和少安的翻版,官女儿和穷小子,怎么看怎么不配。
我以为这一对会成,是因为时代变了,孙家的生活变好了,不可能后人还要继承前人的错误。
孙少平更有勇气,所以这一对希望很足。
我是这么相信,最后却得知晓霞去世了,实在是心痛。
但我能理解是因为,作者给不出更好的结局了。
他没有那么多篇幅去给他挥霍了,只那么几章,如果晓霞和少平要在一起,那么还要更多的篇幅去描述,但没有了,所以作者让晓霞离去了。
这就是答案。
曾经那么鲜活的生命,活跃在作者笔下,欢颜乐笑,在一笔之下,猝然逝去。
怎么不可惜。
为什么女子命薄?
是真命薄吗?
3.极致恋爱脑兰花
全书,我最讨厌最讨厌的角色,就是孙家大女儿的丈夫——王满银,连李向前都比不上他。
我觉得他就是个社会渣渣,只有一张嘴可能会点花言巧语骗姑娘,身上责任感一点也没有,一年到头就会鬼混,时不时想起了妻子儿女,这些可怜的人还觉得是恩赐。
早些年鼓捣小生意被人抓了连带害了孙家也就算了,后来还光明正大带个女子回来。
就是情妇。
兰花还不清醒,知道丈夫半夜去爬那个女人被窝,第二天还去自杀。
自杀不成,去村里告那个女人,说她破坏家庭。
当官的狡诈,也不同情她,只觉得她麻烦,反正一个没文化的农村妇女么,这么说肯定能打发了,就说“那把这个女人和你丈夫一起绑了抓去吧”。
这个傻女人,真的,太娇妻了,出轨怎么可能是女方一个人的错,她就偏偏不懂,只想着把女的抓去,丈夫还是“亲亲”老公,还要和自己在一起生活的,怎么能一起绑去呢。
于是自己就傻不拉几不告那个女人了。正中那些人之怀。
后来女人跑了。兰花还趴在丈夫怀里,留着眼泪,说,日后你可不能这样了,我们一起好好过日子。
后来呢,王满银日子过得差了,人又老了,看着镜子,这时候才知道自己这一生也快完了。
自己穷得要死,在外鬼混也相当于是光棍一条,想要解决生理问题啊,没钱,不如回家吧,老婆任自己亲,还不!要!钱!
真是天大的笑话。
这个人简直恶心得让我想吐。
作者居然还给了他一个很好的结局——和妻子儿女一起,过着朴素又快活的日子。
我是太不理解了。
其实更理解不了兰花。
她结婚的理由,只是王满银对着她流氓了一下,她就觉得这个人对她好心里满足。
日子和王满银过下去了,王满银只会拖拉生活,她却无怨无悔,甚至乐在其中。
明明王满银就是个废物,生在农村,一点农活也不帮着做,偶尔做一点儿,兰花居然还心疼,要他别做了。
兰花真的时时刻刻心疼这个男人,对他带来的灾难视而不见,活了大几十岁,没有看清这个人。
任劳任怨的好女人,浪子回头的混混。
多么可笑的搭配。
对男人真是太友好了。
出走半生,原来归来,还是少年呢。
只要懂得回家,就算出轨了没钱了还又老又丑,还是值得鼓励的嘛,还是可以原谅的嘛。
真是一出闹剧。
4.杜丽丽的open
这个人设太奇怪了。
在那个年代,好像一瞬间,就接受了opening marriage,有了婚姻无所谓,只要再找到爱的人,还是可以搞sex。
她觉得自己先进,说丈夫也可以找女人嘛,让他也找自己喜欢的人就好,自己不会反对的,何必离婚。
她也不看看自己结婚的时候有没有说好这个条约,明知道自己要出轨,当初还找老实人结婚。
她也痛苦,但不后悔。
真的是很奇怪。
她的心路历程太突兀了,出轨了也没对那个人留恋什么也不歇斯底里要结婚,只是说,她两个都爱,不后悔,就没了。就好像是,作者需要一个女人,是先进的是不一样的。
奇怪的别扭感。
5
这本书,尽管有女性的参与,甚至说,也有高光也有很多不错的人物,但无疑是更偏向男的。
宝贝儿子出现了很多次,倒没看见宝贝女儿。
只是个妇道人家出现很多次,我也奇怪,同样是没有文化,怎么男的就好像更有魄力了。
女的就要优柔寡断,男的就要斩情绝爱。
女的没出息,男的就一定有出息。
妇道人家,是这意思?
我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