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3

我于2017年4月在成都参加由西经学院管理研究院组织,由王坤老师主讲的“有效演讲艺术”课程,参加完之后,从2017年 4月 24日开始开始第一阶段的训练打卡,现已连续打卡30天,中间没有任何间断,我有如下三点体会:

   一     演讲的训练需要连续性,开始我也很好奇,老师要求,三十天的第一个阶段朗读训练中途不可以有任何了断,否则归零,一切从来,我想象有那么神奇吗?因为实在是想学好,有时候太忙,哪怕是临晨一两点也得赶紧补上,算上是头天的任务,久而久之,这项任务真的成为了我的习惯,忘啥了我没忘它呢,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不修就得无法入眠,看来习惯确实是需要一个连续的坚持方能形成。

 二     演讲就是说话,以前对演讲的认识有不少的误区,老以为演讲的稿子一定得有华丽的词藻,才是有水平,演讲时一定得铿锵有力,气壮山河的气势,自从听了老师的课,自己训练揣摩这一个月来,加之慢慢会议多次观看演讲大赛,那些让我心动,让我折服的的确是那些真情流露,平凡素材的演讲。我明白了,演讲其实就是有水平的说话,在我的日常工作中,说话的时候天天有,特别是即兴演讲,很多,我开始刻意的要求自己,从题材的选择,稿子的构思,语调语速语气的控制,一天天感觉自己还是有不少变化,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王老师。

  三   普通话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训练营两天,我的注意力始终摆脱不了关注自己糟糕的川普,觉得其他的知识都不是问题,很好掌握,普通话这一关我是过不了了,回来在第一阶段的训练,我每天除了完成老师交办的朗读训练,上下班路上还得有意的训练舌头,口唇,气息,每天有意听新闻,听广播,哪怕是电视连续剧跟着学台词,跟着揣摩,日积月累,现在觉得这也不是个大问题,现在单位有外地来的工作衔接的人员时,我与他们用普通话交流,同事们还说说得好呢!

     最后,再次感谢王老师的教导,谢谢您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越来越多的事情让我好奇是什么让我们变得世俗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不能够相信人与人之间有纯粹的、真正的关系。 今天上...
    纳闷丫阅读 1,345评论 0 1
  • 1.先说说分数问题,我的问题肯定是存在的,分数问题是最主要的问题也是最基本的问题,分数不够肯定连录取的机会都不会有...
    朱欣雨阅读 3,602评论 0 0
  • 今天是洋洋小学入学报名的日子,我和他妈早早约定一定亲自陪同他去学校,想着已经错开了高峰报名期,下午人会少点,孩...
    穿裤子的草鞋阅读 1,150评论 0 0
  • 读易经第49-56卦,序卦传,杂卦传
    平心平天下阅读 2,28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