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这本书没认真读过,现在有很多人讲论语,朋友介绍我读一读华杉讲透论语这本书,该书的解释通俗易懂,只要识字就能看懂,我简单看了看,的确,那些晦涩的文言文很容易接受。

读到《论语·颜渊》这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就很有感触。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要成全人家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相反。

我对照检查了一下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君子,但看了作者的分析后,其实很有深意,自己也常常有小人的想法。

君子成人之美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它需要有宽广的心胸,助人为乐的精神,希望别人好,所有人好,在有能力的情况下,真心去帮助别人。

在工作、生活中,自以为做得很好,遇到同事、同学或陌生人有需要帮忙的时候,自己都会尽力去帮助,希望他们好。

有一句话这样说,我希望你过得好,但不希望你过得比我好。

我们嘴里不说,心里总爱跟别人比,就算是好朋友,也希望我比他强,所以,很不容易做到,时时刻刻成人之美。

但是,不成人之恶还是能做到的,当看到别人做了坏事,自己是不会鼓动他,帮助他继续做坏事的。

有的人会说,这些自己可以做到,事实上,很多人做不到。

张居正说:“小人之心,有恶无善,见人之恶,即喜其与己同,唯恐其不党于己也。”

有的人自己做了坏事,也希望有人和自己一样做坏事,就会拼命鼓励他,这样自己就有同类了。

比如,你上班迟到了,被罚款100元,这时,你发现后面还有几个人也迟到了,这时,你是同情他们呢?还是暗自开心呢?如果心里这样想,不止我一个人迟到,有和我一样的人,这就是小人的想法。

正向作者说的:

“小人之心,人皆有之。我们读书,要以“小人之心”读书,把自己代入小人的角色,才能发现自己的小人之处,注意改正,增加自己的君子成分。这才是修身之道,提高修养。”

生活中,要多行君子之事,少做小人之为,常常激励自己,成人之美,而非成人之恶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