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猫效应”源自一则寓言。
说是一位骑士在晚宴上被领主训斥了一顿,他怒气冲冲回到自己的庄园,对没有及时迎接的管家发了一通脾气。
管家心里窝火,回到自己的家,找了一个鸡毛选皮的理由,把自己的妻子骂了一顿。
管家妻子受了委屈,正好看见儿子在床上跳来跳去,上去就给了儿子一个耳光。
最后,那孩子由于莫名其妙地被打,心情极为糟糕,一脚把身边正在打滚的猫踢了一个跟斗。
这就是“踢猫效应”的由来。
“踢猫效应”经常用来描述坏情绪的传导,这种传导是依社会链条依次传导的,由地位高的人传向地位低的,有强者传向弱者,最后,无处发泄的弱者成了牺牲品。
在你向弱者发泄后,你还会产生自责。因此,在“踢猫效应”中,最终没有一方受益。在实际生活中,“踢猫效应”有时会呈现更加复杂的外在表现。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某一天早晨,眼看上班要迟到了,早饭还没吃上,孩子却在跟你闹情绪,你一怒之下,摔门而去,留下身后嚎啕大哭的娃。
在去公司的路上,心里一直还在回想着刚才孩子闹情绪的情景,心里一遍又一遍地生气。
在经历了拥挤不堪的公交或者拥堵的路况后,好不容易逛荡到了公司。进门一副狼狈像,却被领导撞了个正着,领导正因为前两天你不佳的工作表现而窝火,直接把你叫到办公室一顿痛批。
在公司的一整天你都很委屈,午饭也没吃好,下了班,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进来门,孩子又对你闹情绪,你终于控制不住了……
事后,你会很自责,为什么要对孩子发那么大的火。
坏情绪导致的连锁传导,就像是一个魔咒,如果你不幸被这个魔咒所封印,那么生活将被它搅得鸡飞狗跳,你会觉得为什么这么多的倒霉事一起找上了门。
那么如何有效破除“踢猫效应”,或者说甚至不让“踢猫效应”近身呢?
01 意识到自己遇到了坏情绪,并告知自己
这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因为我们都是成年人,我们既然能够意识到,就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我今天就遇到了一件事,我下班后,把手机忘在了公司更衣室,我上了地铁才发现手机忘在了单位,一想到没有手机会造成那么多的不便,心里很是着急。重新回单位取手机势必又要在路上耽搁很长时间。
其实只要自己在换衣服的时候注意力集中一些,这一切就可以避免了,就是由于自己当时分心,于是对自己很不满意,心情很不爽。
因为之前我中过“踢猫效应”魔咒,所以这次我清晰地意识到,我可能有坏情绪了,于是,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你有坏情绪了。”
02 把事情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考虑,转移注意力
这是打破“踢猫效应”魔咒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从这个步骤中,我们有意识地中断了坏情绪的传染。
还是拿我今天遇到的这件事举例。在回公司的路上,看着迎面走来的连续不断的人群,我突然意识到,三年来,我从来没有在这个时间,向单位方向行进过,今天居然给了我这样一种特别的体验。
我于是仔细观察迎面走过来的人的面部表情、穿着、动作。我惊叹,原来我每天作为下班人群中的一员,在这个时间,走向这个方向,我就是这个样子的啊。我此时不再对自己不满,也不再郁闷,反而兴致勃勃,我与坏情绪握手言和了。
03 成功破除“踢猫效应”后,给自己一个奖励
这是为了让自己记住这次成功的经历,以后如果再遇到有坏情绪靠近的时候,一边说不,一边握手言和。
今天回到家后,晚饭特意多做了一个菜,饭后给自己冲了一杯平时不舍得喝的好茶,算是给自己的一个奖励。
我觉得我已经把住了坏情绪的脉。我计划好了,明天上班,跟见到的每一个人道一声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