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聆听了凉水井中学邓敏老师的《课堂的四种武器》,邓老师有9年的教龄,对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有着独到的见解。邓老师的课首先讲了教师面临的问挑战,分为内部挑战和外部挑战 (客观因素),其中外部挑战有新教材、农村学生、学科特点、新要求:学科素养,内部挑战有教师经验、教材熟悉程度、知识储备、个人心态或家庭等其他因素。第二部分是策略,也就是本节课的重点—课堂的四种武器:1.预习。包括记什么(基础知识)、联系什么(回忆旧知识,构建知识框架)、不懂什么(学会提问)。邓老师强调:课前一定要和学生一起备课,因为学生的语言系统和老师的不一样,有时候老师觉得很简单,但是学生却不一定能理解。2.讨论。讨论有以下要求:有效、深度、基本要求(组长问题收集、组长讨论核心、教师及时介入、讨论纪律要求)等。3.展示。展示的内容:共性问题(大家都很难解决的问题或者大家觉得有意义的问题)、基本要求(纪律、展示歌、教师的评价)。4.对子过关上板测试。邓老师强调上板展示要比默写效果好,也教给我们实用的方法,可以让稍查一点儿的学生上板,成绩好的学生默写。最后一部分是转变,教师要从灌输者变导演、从终结者变为解说评价者、从教授变为教练;学生从表演者变为拾荒者、链接者、学习者。整节课干活满满,受益匪浅,听完后如醍醐灌顶。
对于本节课我有以下的体会:1.邓老师讲到师生一起备课,这是我最应该学习的地方。一直以来我在备课的时候基本上准备的是我要讲的内容,很少备学生的活动,更别说是让学生一起备课。所以我有一种感觉就是:这个学生应该会或者应该听懂,但是事实证明学生不一定听的懂,今天听完课我终于明白原因了,是因为学生的语言系统和老师不一样,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问题。2.课堂展示的内容是大家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是有意义的问题。我在平时教学中有让学生展示的环节,但是展示的内容是书本中学生可以自学会的没有争议性的知识,所以我的课堂展示就显得很平淡,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反而大多是由我来讲解,所以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差。原因主要是由于我怕学生不会或者是怕浪费课堂时间,其实越怕学生不会反而学生越是不会。
在打卡的过程中,我脑海里开始构思我的新一轮教学应该怎么做。虽然一开始肯定不能和邓敏老师、何本香老师相比,但是如果我尝试去改变,一定可以成功,为了我的孩子们,我愿意去尝试,正如陈秋霞老师说的:找到出口的方式就是一路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