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与猫的天性截然不同。
狗常被视为善良与忠诚的象征。它们性情乐观、喜爱社交,与人类的某些价值观不谋而合,因此常被赞为“通人性”。在除人类以外的动物中,狗可说是与人类情感联结最为紧密的一种。它们既陪伴人类,也服务于人类。稍加训练,它们甚至能察言观色、执行指令,成为人类得力的伙伴。
有时我不禁思考:倘若没有人类,狗的生命是否就失去了价值与意义?
猫虽同为常见家宠,性情却与狗大相径庭。它们常被形容为机敏而自我,冷静甚至疏离,习惯独来独往,几乎不在意他人的眼光,活得随心所欲。因此,很难指望它们学会看人脸色,更不可能听从指挥——不伤害主人,已属不易。这“难”,并非指猫难以驯化,而是人须主动适应:主人唯有避开其锋芒、悉心取悦,才能与之相安无事。
于是我又想:狗会取悦人,而人却常取悦猫。
这差异,归根结底源于二者生存环境的不同。大多数狗的生存资源依赖人类供给,因此讨好主人,实为换取更优越的生活条件。猫则不然,它们天生就是出色的猎手,即便离开人类,也往往能自给自足、活得不错。
正因如此,两者发展出截然不同的“自我价值确认机制”。
狗倾向于通过他人确认自我价值。主人认可,便是做对了;主人否定,便是做错了。假如狗缺乏内在的是非标准,它的善恶便完全取决于主人的态度,内心则容易陷于焦虑,随着主人的情绪起伏而迷茫。如果它内心自有准则,却不得不违背本意去迎合外界,则可能长期处于羞愧与自我怀疑之中。
而猫,只凭自己认定价值。认为对的,就去做;不在乎外界褒贬。善恶对错,自有主张。
恰如古人所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