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閩南文化(一)

      在台灣生活的主要有高山上的原住民,半山腰的客家人(後來客家人也搬在平地住),平地上的閩南人,以及東南亞人和其他外籍人士。

   台灣的閩南人,祖籍多是福建泉州漳州一代。因為遷移,口音和用詞也有所改變。閩南布袋戲隨著時代的改變,戲中玩偶做的更現代化,簡單的說,就是用木偶形式,台語配音來講一段歷史故事。歌仔戲則是幾人扮上特有造型,以唱戲的形式表現。

     台灣廟宇很多,廟和廟也不同,常見的就是裡面供著各種神明,比如玉皇大帝,濟公,觀音,關公,三太子,月老等等。平時或節日,人們會拿香來拜,帶上自己帶的貢品。有的還可以自願捐款,給廟裡添香油錢。

    台灣過年的時候,傳統的過年方式,三十晚上會吃蘿蔔糕,台語的蘿蔔叫做「菜頭」,諧音是彩頭,意味著來年有個好彩頭。還會吃年糕。正月初一要吃素,必吃的是長壽菜,長長的一根不能斷喔。正月十五元宵節吃元宵賞花燈,小朋友會帶著自製或家長給買的燈籠出來。

       台灣的老年人比較在意農曆七月,叫做「農曆七月,諸事不宜」,比如盡量不結婚,不看病,不穿黑色衣服,還要燒金紙給阿飄,拿食物來拜他們。

       尤其是到了神明的生日,虔誠的信徒更會拿食物在家門外擺桌煮菜,點香奉給神明,之後要燒金紙,求保佑,求平安。操作起來繁瑣,但這是台灣的文化。

      中秋時,台灣會家庭或者朋友聚在一起,吃烤肉。小商店都會賣烤肉刷,木炭,火種,烤爐。以烤豬肉為主,搭配金針菇,杏鮑菇,玉米,茭白筍等蔬菜。

      年底上班族的公司老闆會請大家聚餐,叫做「吃尾牙」。

       註:希望這篇文章對想了解台灣文化的朋友有幫助。至少有個粗略大致的了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来我非不快乐 始2016.6.27 聽說,能到達金字塔頂端的只有兩種動物,一是雄鷹,靠著自己的...
    _行走中的蝸牛_阅读 5,386评论 1 8
  • 一个人,从香港出发。 之所以給這篇文章取名為【謝謝】台灣,我想大概有兩個意思。 如果你曾來過這片土地,你不會對這兩...
    雯雯Lomoice阅读 3,165评论 0 2
  • 勇利的運氣糟透了。 他覺得只有這個原因可以解釋到底為什麼這種事情會發生在他身上。 他並不覺得自己是個沒禮貌的人,但...
    AmandaHuang阅读 4,553评论 0 2
  • 逃离北上广,许多人喊着这样的口号,却没人真的想离开,风沙,雾霾,堵车......这一切的负面事件都不能让年...
    天父公主阅读 1,794评论 0 0
  • 美若天仙的王昭君的悲剧根源,在于汉元帝的官僚主义。 以前总是凭着画像选人,结果屡屡受到画家的蒙蔽,直到与王昭君见面...
    二班班阅读 1,43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