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我们有时候应该像一个拐杖,稳稳的时候不用用,不稳的时候拿出来。余博士 举了两个例子说明这个观点。一个是侄女买房子的事情,作为姑父只是陪着她一句话不说,看着她。由孩子自己全程自己解决,当余博士问“明天去我还需要去吗?这两次都是你自己办的,我都没有做什么啊?”侄女说“当然需要你去呀,你在我旁边我心里踏实。没啥事我可以自己干好,万一有问题了,旁边有您呢,你这样既训练了我的能力,又不会让我心慌。”博士问“如果你妈妈爸爸在的话,会是什么样的?”孩子说“那一定全部包办,没我什么事!”这句“没我什么事儿”,让我想到了我们家,爸爸在世的时候就是特别心细的人,什么事都会替我们想的特别周到,记得弟弟结婚前做家具,让弟弟选个样式他都不配合,抬家具那天我说为啥弟弟都不在家 ,爸爸说指望不着,后来有一次我责怪弟弟说他啥都不操心,他说“爸爸啥心都操了,有我啥事”,我才意识到这是爸爸妈妈长期以来包办的结果,还记得前些年弟弟家的灯泡坏了,就要打电话让爸爸去给他修。现在爸爸不在了,他什么都会自己干了,而且责任心也大大增加! 难怪老师说“你弱我就强,你强我就弱”! 看来我们必须把本该孩子做的事留给他,如果我们不给孩子机会就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如果你让孩子感觉出你对孩子的学习比什么都重要的时候,他会表现出对家长的严重不满,还会表现出各种折腾。切记要关注孩子这个人而不仅仅是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