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心即理——谈唐金荣先生的书法艺术
沈癸酉
当代书坛,青年书家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他们既忠实于对传统经典书家的广泛吸取,同时又敢于开拓创新,充分适应我们这个时代的根本要求。而随着信息的高度发展又使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敏捷,为他们深人中国传统艺术的土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是他们取得如此成绩的决定因素。而唐金荣先生无疑是这支生力军中的佼佼者。
先生少年时代就酷爱书法,并刻苦临摹书法名家的艺术品,结缘于翰墨。及长又遍访求教于大江南北的书画名家,博览揣摩古今百家书画碑帖佳作,笔不离手,目不转帖,研究创作出一种卓而不群的运笔艺术和奇特章法,集行、草、隶、篆为一体,融历代大师精髓为一炉,形成古朴雄浑的大家风范和老辣神奇、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
他的作品既不同于传统书法的风格,更不趋附当代书坛流行风格。将超前的意识和全新的观念融入到书法创作中,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唐金荣都以鲜明的艺术性独步中国书坛。他的书法作品中蕴含画意诗情,既有音乐旋律,还有舞蹈的华姿,更有文字的内涵。是视觉美和心灵美双重艺术享受。从他一幅幅令人难忘、回味无穷的艺术精品中,我们可以寻觅到书法家的艺术境界和其人格的魅力。
因其职业的原因,其学习书法的视角和切入点与一般按照传统学习的书家不同,他则更注意书法艺术语言的表达,作品努力挖掘自我本性中的活力,追求的是一种自然大化的境界,因此他的每件作品都是情感流动的生成和反映,他创作时打破一般人的习惯定式,可随着情绪的波动,或厚重迟涩,或流畅轻快,随着书写时序 ,着眼于每个字所处环境,因势利导,随势造形,因而每件作品都有不同面貌和风格。
古人作书,力求字外功夫,能于笔墨之外,窥得些趣味,方是书家得意之妙。及见金荣兄作书,点画精到,气韵生动。舒展如意,收放自然。以和风细雨的优雅诉说着自己的感情世界。
金荣兄学识渊博,被业内誉为书界大儒、学者型书家。他深谙于文字学,能对各种书体做追根溯源的研究,上至商周甲骨、金文、小篆、战国铭文、简牍、帛书、秦汉砖瓦、汉魏碑碣、墓志无不涉猎;下至晋唐宋明各代名家墨迹潜心研摩,并能使之贯通,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能流露出某几家的气息,但又不是那几家技法的凑合,而是在整体气息上十分自然和谐。是目前书坛少有的诸体兼擅的全能型书家。 其书法作品风格多样,展现出先生深厚的传统修养。
我们欣喜地发现在环境激变的今天,在我们认识的人群中还有他这么一位能真正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含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