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无声告白》
看完《无声告白》已有几天,书里的孤独与寂寥,压抑与自卑,深情与凉薄一直萦绕在我脑中,那种沉重的感觉,像空气中弥散的雾霾,死死的笼罩着我。
这本书更适合初中以上的小伙伴看,更推荐为人父母的小伙伴看。
好几次想提笔写读后笔记,却怎么也不能将零散的感悟,编辑成文。
书中的每个人物是那么的立体,他们的一思一想是那么的牵动人心。
“迪利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他们是谁?
父亲——詹姆斯。他是一位美国华裔人。小时候随父母偷渡到美国,虽已成为美国人,但终其一生,他都在种族歧视中度过。
母亲——玛丽琳。出生于美国一个单亲家庭。她一直被母亲教导,女人只要照顾好男人、房子、孩子就够了。而玛丽琳却极其痛恨被性别歧视,她厌恶母亲口中的家庭主妇,一心想与男人争长短。
哥哥——内斯。是这个家里最懂她的人,然而他即将要去哈弗读书。
妹妹——汉娜。一个在家庭里无足轻重,被忽视的人。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当他们知道莉迪亚死后,所有人都感觉很意外。莉迪亚那么乖巧、懂事、阳光,怎么可能会自杀?
是的,莉迪亚死了。她死于父母的梦想挟持。
母亲希望女儿有更好的成绩,未来可以有自己的事业,做一名优秀的医生,摆脱家庭的束缚。
父亲则希望,女儿能更融入学校的生活,有很多的朋友,有男友,做个普通的美国女孩。
父母自己没能实现的愿望,都希望女儿能实现。父母的希望变成了女儿的压力。
家里一直帮着大女儿分担压力的哥哥,即将进入哈佛大学。而这个大儿子的离开,成为了压垮大女儿的最后一根稻草。
随着大女儿的逝去,这个家庭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破碎的边缘。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对大女儿的离去,做出了不同的反馈,有逃避,有怀疑,有不解,有背叛。在各种冲突过后,所有的人最终回归家庭。
这本书之所以叫“无声告白”,就是指大女儿用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对家庭的所有成员发出了一份无声的告白。
或许每一个父母都应该读一下这本书,如果你也有未完成的梦想,如果你也对自己的孩子抱着极大的期待的话。
正如文章所说,父母、兄弟姐妹是绑在一起,一个想朝前,一个想朝后,可是绳子越捆越紧,像一条套住了两头并不匹配的牲口,连他们仰面摔倒都没法松开。
子女的抗争都是无声,每个家庭都是一个世界,莉迪亚用死亡向她的世界告别。
这本书里有非常重要的一句话,贯穿始终,一再被提起——“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然而,这又是件困难的事情。
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的父母、老师、同事、朋友、孩子,他们对我们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期待,而正是这种期待,让我们往前走。
我们既不能100%的摆脱他人的期待,又不能没有自我意识,完全跟着别人走,这或许是人生的修行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那个你的梦想,还是他的梦想?被寄予厚望的他,是否也做同样的希望?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可以在文章底部给我们点赞、留言。
欢迎关注,探讨,我们一起读书,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