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离开微信超过半年以后,我开始做这样一个回顾。
这里的“离开微信”不仅仅是指离开其基础的功能,而是指离开其打造的一系列生态。微信已经是中国人的操作系统了,记得之前苹果和微信在打赏功能产生分歧的时候,我看到的绝大多数人的表态都是:“离开苹果要更加容易一点” “微信是不可离开的”。
微信虽然只是一个应用,但是已经是中国人事实上的操作系统了。身边几乎所有的人都有相当的时间花在了手机上,其中微信一定占了大头。微信也变得越来越重,能够提供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在加入了小程序之后,微信的边界极大地延伸了。从线上到线下,从工具到游戏,从网页到本地,这无疑丰富了微信的拓展能力。现今在中国的“数字生活”里面,微信可能是许多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对许多人来说,微信正在向着能满足他们的全部需求来努力。手机里就算只有一个微信,如今出门也能满足大部分的需求了。
微信并不是一个中立的实体。我常听到人说,技术是没有倾向的,技术无罪,可是很多的技术被开发出来就是有目的的,技术本身是有倾向的,这些倾向来自于它出现的原因,来自于它使用的方法。
微信也是大部分事实上的浏览器。这意味着假如一个人在微信上收到一条链接在微信自带的糟糕浏览器里面没有办法正常打开的话,她很可能不会再去尝试着将链接粘贴到外部浏览器打开了。
可是微信并不是一个中立实体,微信会屏蔽链接。就算排除和腾讯关系不好的企业不说,相当多的个人网站还有境外网站在微信都是被屏蔽的,其中有相当多是原本就可以在国内访问的。微信一般给的理由都是“被大量用户举报”,他们举报这个网站关我什么事,你的内置浏览器是不是管得太多了。
微信的内置浏览器也不是一个好浏览器,这里的好是指技术上的。对于多种多样的网址支持不够齐全,比如说带有中文的网址,标蓝的地方对于小众域名来说经常是错误的。浏览器的访问速度也不如许多其他主流浏览器,更别提之前这个内置浏览器顶部的那个丑陋的黑条了,这简直“违反了我的美学”。
微信在它的内置浏览器里面,将举报和投诉当前网页功能放到了第一层的菜单里面。作为一个浏览器,这真的是其应该做的吗?国际上使用得比较广泛的几个浏览器谁会在最高层的菜单放这样的功能,这很难不让我产生“微信和 GFW 很相似,是不是核心理念一脉相承”的想法。
就算是同样是内置浏览器,也请参考 Twitter 的内置浏览器。
在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里面插入链接是一件极困难的事情,只有少数公众号拥有这个权利,其他的公众号根本就不可能在文中插入任何一个链接,更何况能够被插入的链接也有限制。
微信对人的危害远比其他两家产品要大。因为其他两家产品都是明 low ,相当多的人都会或多或少被它们恶心到。而微信是暗 low ,许多人意识不到它的坏处,因为这需要一定的经验和相当的敏感性。
越来越多的人真的开始把微信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了,我拒绝与这些人一起用微信。
我在过去的半年多里,都做了些什么?
我先卸载了微信并且在朋友圈告知了我的联系方式。
我开始使用 QQ 作为我的备用联系方式,它对我生活的扭曲远没有微信那么严重。
在这段时间里我删除了微信上的私人好友,并且将微信设置为任何人都可以添加和聊天。
在过了几个月后我将微信安装了回来,将几乎能关闭的功能全都关闭了,只保有聊天的功能。
如果在微信上有人联系我,我会尝试让交流尽可能的高效,缩减整个应用的打开时间。
如果有偏私人或者敏感的话题,我会毫不犹豫地中断这个话题,如果对方愿意的话,我会提议使用电子邮件或者 Telegram 继续交流。
我在什么情况下依然会使用微信?
1.工作一类的沟通协作
2.与关系不亲密的人进行不涉及我隐私的普通沟通
3.支付步故障时使用微信作为替代支付手段
没法用微信后的功能空缺我是如何填补的?
1.与好友的交流
Telegram 或者增加见面频次,第二项尤为重要。再也没有比当面沟通交流更能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连结了。
2.购物
我原本就几乎不在微商或者类似微商的第三方小网店买东西,也几乎不在京东购物。线下场景的话我可以使用支付宝、银行卡或者公交卡。
3.游戏
我很少玩手机游戏,手机游戏一般是用来消磨空闲时间的,我的空闲时间原本就不是很充足。更何况我从初中以后就不再玩任何和腾讯相关的游戏了。
4.与熟人交流
仍然可以在微信上进行,不过我会兴趣缺缺。
5.阅读
RSS 技术是我的好帮手!再加上 RSS Hub 这个项目的支持,我将那些原本不支持 RSS 技术的网站也成功地用 RSS 阅读器将其订阅。至于微信公众号,你看看你关注了多少微信公众号,哪些是看过的,哪些很少看,哪些只看过一次。
我的微信现在如何了?
我很久很久没有打开朋友圈了,大脑少了一项重要污染源。
只能用到聊天和支付的功能,打开应用和手机的机会都大大减小了,尤其是线下和友人见面的时候几乎不会使用手机了。
已经有相当部分好友转移到 Telegram 与我进行交流。
在这半年多的一步步戒除微信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我对于微信的依赖远没有之前想象得那么重,我的确应该具有离开微信也能够进行良好生活的能力。最初的改变确实是痛苦的,但是这份痛苦其实更多的是来自于过去养成的习惯而不是社交压力。我真的没有那么多好朋友,成百上千个人删了也就删了,也没见别人联系我。我会建议他人考虑减少对于微信的依赖,我致力于让微信不成为任何人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