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的原因,需要办理某银行储蓄卡。
去年在银行办事的时候就遇到一个中年人开卡却和银行工作人员发生争执的事情。却没想到时隔一年自己也亲身体会到了。
为了办这张卡,我来来回回跑了三次银行,还没有办完全。
第一次去,银行人员以是外地户口为由,要求提供工作证明。这是意料之中的事,自从开始加大打击诈骗力度,银行卡和电话卡一类的办理都十分严格了。
于是回公司开具证明,准备抽时间再去一趟。
第二次,正好外出办事,需要等待蛮长时间,隔壁刚好就是这家银行,于是带着工作证明去了。工作人员拿到我的资料后,又在电脑上一顿操作,说,可能还是无法办卡。问原因说系统显示黄码,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是外地户口。需要客户经理做一个“尽职调查”后才可以开卡。不知道是不是这几个字。总之,第二次又无功而返。
第三次,到了指定的开户行,被告知尽职调查还没有邮寄到该行(后来证明客户经理压根就没做这个调查,我开卡后才电话联系我索要相关调查资料),让我等电话通知了再去。接连三次的碰壁让人异常烦躁,忍不住和银行工作人员辩驳了两句。然后工作人员又找这个主管那个主管,终于可以开卡,但不可以开通手机银行(手机APP可以用来转账),一切非柜面业务都不能使用。我就笑了,合着钱到了账上我还得来银行取出来或者转出去。那一刻我觉得异常愤怒和无奈,为了开一张借记卡,要来回银行四趟,这和某些新闻说的,去某些部门办事要各种折腾不一样的嘛。
其实我明白为了遏制诈骗,很多严厉的规定,但时至今日我依然能接到来自海外的电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说到底,诈骗团伙总能想出一波又一波钻漏洞的技巧。而说到底,严格的程序最终为难的反而是遵纪守法的小老百姓。
就比如要一次次的去银行,明明工作就很忙了,还要不停的耽搁。老板甚至以为就这么点小事还能如此反复,是你的沟通能力有问题吧。
我还记得我用了接近十年的手机号码因不明原因被停机了,去营业厅查询只说了一个囫囵大概。那手机向来是自用,微信出来后连电话也很少打,工作人员便说那可能是因为你打的次数太少了也会进入异常名单。我当真不知该如何回复,只觉得格外荒唐。
犯错的明明是不是自己,却要承担其影响下的后果。
就像红绿灯永远是设给会遵守交通规矩的人。
我也希望这世界再也没有诈骗,希望我们自己有基本的判断能力,不贪不占。其实我们才是那些犯罪分子能成功的根源,没有人去信他,他便骗不了任何东西。
哎,一次小小的办卡经历,弄得人心神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