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于阅读某类作品的人,心里已经产生了模仿意识,希望自己成为书中的主人公。事实上,每个人在成长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外来暗示足以使他丧失感知自我的能力,也无法产生来自于自我的“欲望”。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先读了大量爱情小说再去追求异性,很难保证他的恋爱行为不是小说情节的再现;因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流行的恋爱方式,那些颇具共性的海誓山盟所流露的恰恰不是人们的欲望,而是欲望的规驯者。
在《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中,基拉尔将人的欲望形式称为“三角欲望”,即欲望的产生除了欲望的主体、客体这两个必要因素之外,还需要一个第三者,基拉尔称之为”欲望介体”。认为欲望产生于主体是一种错觉,一种“浪漫的谎言”;真正使欲望发生作用的是主体对介体的摹仿,正如堂吉诃德之摹仿阿马迪斯。包法利夫人的世界不一定比堂吉诃德的世界更加真实,“一旦介体发生影响,主体对现实事物的感觉就丧失了”,因此“介体”才是三角欲望的中心,有了它,即使没有值得爱的课题,爱情也能进行得如火如荼。P5
但文中所说的“性“却并非单指两性生理关系,而是个休的情感归属。对这个问题,社会经常是无能为力的;甚至可以说,健康的个人必须对社会中流行的种种价值暗示具备一定的批判和抗拒能力,才可能对自己真实的情感需求有所体察并加以实现。传统价值的崩溃给女性带来了爱的自由,然而在当时的条件下,最多也只是委身于不同男子的自由,结果是将传统淑女变成怨妇、荡妇,对女性主休意识的建立没有起到积极意义上的推进作用。9
可以肯定,男权至上的社会现实迄今毫无改变,不同的只是男人快感的生成方式而已。周迅说的“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其实只是消费对象而已,女革命者们必须按照今天的娱乐尺度时尚起来,用独特的性感方式取悦观众。(P130)
文学是用真的东西来“骗人”,至于方法,自然有高明和不高明之分。读武侠,尤其是准备好要“受骗”的,好的作者是让受骗的过程变成难忘的阅读体验。(P132)
被残酷的环境变成另一种人,放弃理想,拥抱实利,变成快乐的庸人,这是大多数人的成长之路。在这过程中不断强调自己原本的“性情”以及很可能根本不曾存在过的“理想主义”,是多少博客最爱絮叨的话题呀。既感动了自己,又合理化了一切蜕变,解释了所有屈从让步,从无聊中寻找意义,堪称当代人最经典的灵魂自慰方式。
……
但是,信仰是货真价实的双刃剑,有它没它都痛苦。如果一个人什么都没信仰过,没为钱以外的任何东西、自己以外的任何人牺牲过哪怕一根头发,甚至买东西讨价还价都没吃过一次亏,那么他到中年时,可能会感到空虚莫名,上蹿下跳想找到一点儿牺牲的感觉,这种“信仰型”中年危机,比什么都无药可救。(P157)
人越有钱越信鬼,同样,人越功利越需要自我感动,越需要消费一种受难快感.(P158)
……但Samantha很快看到一个致命的事实:这种男人不可能忠于一个女人,跟他在一起只有两个选择,接受谎言,或者疯狂抓奸。……在有钱而花心这一点上,Big和Richard实在是相似,而Carrie对Big态度要偏执得多,她梦想把这个花花公子改造得痴情、围着自己转,如果不是电影需要一个圆满的大结局,她永远都做不到的。(172)
然而那些经年的欲望和躁动情愫,既缺乏表达空间,更没有释放余地。“剩女”的存在让很多人以热心的名义重新谈论爱情与婚姻……如果“剩女”真的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窥视他人私生活的愿望和行为将获得很多正义性。(173)
隔离,本来是一切社会维护秩序的最有效手段,所谓“特权”直接体现为特权阶级有能力将自己与普通人隔离开来。(182)
在阶级对立话语中,所谓“宠物”的概念本身就承担了沉重的阶级意味——“宠”是不具有实用价值的,养宠也就必须在一程度上有钱和有闲。所以劳动人民是不养“宠物”的,他们生活世界中的动物同主人一样必须终生劳作,牛要耕地,马要拉车,狗要看家,猫要捉鼠;人与动物的感情(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一样),建立在共同命运和地位的基础上,这种观念曾经像焦大不会爱林妹妹一样母庸置疑。(202)
人类的关切是一致的,即如何打发掉无聊的人生。这时候,大部分人类把某一些人类牺牲为话题暂时解决自己的无聊问题,和饥馑时大部分人类吃掉某一些人类的皮肉解决饥饿问题一样,都是天性使然。(220)
王朔说:“大众文化这东西无非是让你放松、舒服,甭管怎么干,舒服就行。”(228)
从这个故事(“二桃杀三士”)里也可以看出,华夏整人文化源远流长,精髓在于不能亲自动手,而是放好诱饵,让他们相争相杀。233
对读书人来说……吃饱喝足后,他们或者发生巨大的形而上空虚,要死要活,或者吐槽现实,不满当局。一旦资源有限,身无一技之长又极爱得瑟的读书人马上就会消停,排队等着当权者来赏识,面对窘境不改其乐的人极少,坚信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也不多,如何竞争过同侪,拿到资源,是很现实很有技术含量的问题。
我泱泱大国既不缺人,更不缺驭人术,而且早已超越技术升格为艺术。
是什么造成腐化?利益。是什么造成分化?既得利益。虽然发放到猴群中的利益跟马戏团管理者的利益相比,是微乎其微的。即使100%的猴子都觉得自己可能是当猴耍了,但毫无疑问,总会有大多数——80%的猴子会满意地投赞成票,因为,一定会出台一份条分缕析的成文制度来给猴子们分级,让桃子的分配制度有理有据,成为制度。80%的猴子很快也会产生一种理所当然的优越感,觉得自己真的至少比那20%的猴子有能力,于是皆大欢喜,这个做法是深入猴心的。
胜出的猴子也可能是有能力的。有问题的不是猴子或者桃子,而是发桃子的方式。
……
可怕的是,现在的上层一边嚼着饼干一边还要观赏二桃杀三士的大戏。这已不止是资源分配问题,更是一种心理攻略,因为它直击人类最深的恐惧,怕被孤立,更何况这不是高处不胜寒的那种孤立,而是成为不走运的少数人。……在力争避免成为不走运的一小撮的过程中,读书人大多是表现不出什么勇气和尊严的,智慧一再刷下限……(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