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这两天群里都在听“樊登读书会”,凡响很不错。我也尝试听了,心里总在比较看书和听书的高下。一开始听完确实有收获,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像是吃了份快餐,没享受到原汁原味的营养。而仔细想来,听和看有区别,但也并没有高下之分。我的体验是听书是看书的补充,但不能取代看书。

我觉得看书较听书有三大好处:

第一,看书是自己对原作者和作品的解读,往往有自己的独到体验。这个我在讲课时深有体会。我综合教参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讲解一些文本,而学生的解读总能给我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第二,看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历事练心的过程,就像写书法一样,使自己的心慢慢静下来。我们在看书的时候,总有这样那样的杂念冒出来,不断地去察觉,停止,长此以往相信自己的心会变得越来越平静。

第三,原作本身是一部思维缜密的书,我们在看的时候可以学到这一点。有时候一篇文章不在于有多少流光溢彩的文字,光就朴质清新的词藻就很畅达。记得有一回学生写到:我们家都是爱花的,院子里自然少不了各种花。这句话没有一个绮丽的词汇,但是读来却有点大家的风范。因为句子中有“自然”这样起到润滑剤作用的词,这恰恰是行文中体现思维缜密的地方。

所以听不能代替看。

听书是听别人的分享,可以从他人的视角,或者说专家的角度来给这本书一个大众化的、核心的评判。给自己看书的不到之处作一个很好的补充,可以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当然,听书也会有练心的作用,当我们能静下心来听的时候也是种修炼。

有些书在自己看过之后还非听听不可,比如说经史子集这类,凭自己的摸索,估计要花上不少的时间,听一听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所以听书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今天看到刘坦老师为我们班精心挑选的书,感恩之余,有点小压力,因为这些大概都不是我喜欢的。不管怎样,再难啃也要啃。

昨天想起来看毕淑敏的书,于是下了几本,先从《旅行使我们谦虚开始》。高中那会儿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也没读懂里面的文化,现在只记得那里的文字很优美,有时带有历史的沧桑和厚重。大概其中有一篇写江南的,看了特别舒服。

通过今天的阅读,知道了一些什么叫旅行中的文化和面对这些自然的、历史的、人文的存在时内心的谦逊。随着作者的笔触来品鉴丹麦童话形象或者瑞士巧克力的工艺,在贝加尔湖的历史崇拜中重温苏武牧羊的故事,面对海上的钻井平台,讴歌无垠的大海和智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大家来到“十天共读一本好书”群第2期共读的书目是《幸福的方法》(作者:泰勒.本-沙哈尔本)获取书本方式:1.购...
    高钰珂写作教练阅读 574评论 0 2
  • 作业: 1.继续添加美颜瘦身习惯评估表 2.每天早晨做每日一抽,疗愈的三餐 3.抽一张人像卡表示对肥胖(或者当下体...
    燕燕584阅读 140评论 0 0
  • 文/倔强的小萝卜 阿公阿婆 清晨,一声啼叫点亮屋内的灯 吵醒了屋外的狗儿 狗儿清脆的声音回荡在山脚下 慢慢地,远去...
    倔强的小萝卜0阅读 432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