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灵感到创作

今天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到他对青年克利斯朵夫音乐灵感如光明照耀、电流通过的欣喜,进而实际尝试创作时却捉襟见肘、难以捕捉的活灵活现的描绘,连连叹服:

於我心有戚戚焉!这不就是我从灵感涌动到着手创作(写作+原创歌曲)时过山车般高下起伏的窘态嘛!

真正扎心的是,被点出“他像小孩子一样,把幻想中创造的当作已经真的创造了”的心态。这种状态,是“像小孩子一样”的,是不成器、不成熟的,是无法令人在成年人的年纪,赢得应有的自信、自尊与自由的。

好在罗曼·罗兰对于如何完成“从灵感到创作”的历程,亦作以精辟论述:

“然而即使灵感在目前还没有枯竭的危险,克利斯朵夫也已经明白单靠灵感是永远培养不起一件整部的作品的。思想出现的时候差不多老是很粗糙,必须费很大的劲把它们去芜存菁。并且它们老是断断续续的,忽起忽落的;倘使要它们连贯起来,必需羼入深思熟虑的智慧和沉着冷静的意志,才能锻炼成一个新生命。”

“深思熟虑的智慧”和“沉着冷静的意志”是一对共生体,它们在我体内曾屡次萌发过、蓬勃生长过,却又如同大部分时间段那样,不知不觉地恹恹进入有气无力的休眠期。

谈及从灵感到创作的这部分,是《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第二册,第四卷,主题是“反抗”。这“反抗”首先是对自身深陷某种泥淖的惊醒与挣脱,而灵感便迸发于焕然新生之际;下一步,便是创作了,纵然它必将是缓慢的、困难的、举步维艰的,但它又是必需的:

惟有通过创作,去自行塑造一个崭新的生存环境,才能安置刚从泥淖奋力挣脱,却无所适从的“重生”的“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创作于1904年至1912年间,罗曼·罗兰因...
    海蓝堡堡主阅读 5,517评论 3 13
  • 三个月碎片的时间里,读完了这部伟大的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 很喜欢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这一个版本《约翰-...
    海_容阅读 8,992评论 0 5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12,187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3,585评论 0 11
  • 可爱进取,孤独成精。努力飞翔,天堂翱翔。战争美好,孤独进取。胆大飞翔,成就辉煌。努力进取,遥望,和谐家园。可爱游走...
    赵原野阅读 7,711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