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的孟子:母亲凭什么让儿子成为亚圣?
——孟母:中国母亲教育的实践者
(注《 厌学的孟轲,母亲凭什么让儿子成为亚圣?》为 田园泥土香教育 于2015-03-08 10:55 日首发于 中国教育人博客 且)今天 重新 修改)
一看到这个题目,有人问了,难道说亚圣孟子小时候也厌学吗?
是的,亚圣孟子小时候也厌学、也逃学。
关于亚圣孟子小时候也厌学、也逃学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众所周知《三字经》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看到,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不是我杜撰的来臭白孟子的。
《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孟母的“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
看到“孟子小时候也厌学、也逃学”,有人还问,那个时候,没有应试教育,孩子怎么会厌学? 是的,2500多年,孩子就有厌学的现象!!
下面,我们先看孩子厌学在战国的时候的情况——
第一节 孩子厌学在战国的时候就有吗?
孩子厌学教育现象,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吗?
不是,孩子厌学教育现象,并不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其实孩子在学习中厌学这种现象在战国的时候就有了。
下面我们先看《学记》中关于学生“厌学”与教育“失败”的原因——
“今之教者,呻其占半,多其讯言,及于数(cu)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学记》)
上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这样的——
“如今教书的人,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只知道念诵书本,一味进行知识灌输,急于追求快速进步,不顾学生能否适应。结果使学生学习没有诚意,教育的人也不能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教育违背了规律,达不到教育的要求。像这样,学生便对学习感到痛苦,并厌恶老师,对学习的困难感到畏惧,不懂得学习的好处。他们虽然勉强完成了学业担学到的东西很快就忘了。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在这里吧!”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写作于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在两千多年前针对当时的教育弊端,提出:“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可见《学记》是反对将教学只作为知识传授的过程的。这反映出先秦儒家教育也排斥死记硬背、照本宣科,而主张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之所长等发展性教育目标。
《学记》中的这段话要求我们的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忽视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果主观地、一味地“呻其占毕,多其讯言”,致使学生“隐其学”、“苦其难”,这样的教育就泯灭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疾其师”而荒废学业。
教育者这样的教育,学生“就厌学,就逃学,就弃学”。
于是,孟子,这个战国中期的未来“亚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厌学、逃学”教育问题,孟子成为一个问题学生。
那么,厌学的孟子,凭什么成为亚圣?
孟子凭他的母亲!
孟子的母亲凭什么让厌学的儿子成为亚圣?
下面我们看孟母,凭什么让厌学的孟子成为亚圣?
第二节 厌学的孟子,母亲凭什么让儿子成为亚圣?
“昔孟母择邻处”这六字里有典故,那就是“孟母三迁”。在讲“孟母三迁”前,先看孟子的基本情况哦!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一字子车,子居,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著有《孟子》一书。有《孟子》七篇传世,为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师承子思,继承、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性善论是孟子学说理论的出发点,其主要主张有“仁政”、“王道”理论。
孟母深知:“不寻明师学以难成”。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孟子自幼好学,孟母亲自寻觅,曾求学于邹鲁之间,受业于子思之门人。为十五岁爱子访求启蒙。当时,孔子之孙子思,于曲阜设馆教授六艺,远近闻名。受母亲鼓励孟子来到曲阜,从此开始学习儒家学说。五年苦学,学业突飞猛进,终于继承孔子衣钵,成为儒家“亚圣”。他效法孔子,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34岁开始讲学,“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培养了一批有才干的学生。
一、凭“严格”的教育:“三迁教子”
古人有个说法叫“千金买宅,万金买邻”,是说一千两金子买个房子,一万两金子也未必能买到好邻居,“孟母三迁”就是为了寻找这样的邻居。
孟母三迁的故事,不仅是环境的教育,而且还是“严格”的教育,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长进成才,孟母不惜几迁其居,足见其要求孟子之严。
“昔孟母,择邻处”这是《三字经》里提到的孟母。这个故事在说明什么道理吗?告诉我们,那就是,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还有就是熏陶和熏染问题,也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子,是中国儒教的亚圣。
如果说孔子是儒学的开门人,那孟子就是修建门前庭径的人。
没有庭径,人们仍将不得其门而入。
孟子,成为亚圣,离不开《三字经》里提到的孟母。这位平凡的女性,洞察了中国哲学的天机,改造了也许是个吹鼓手孟子的命运。
孟子和她妈妈相依为命,过着十分贫寒的日子。因为家里没有钱,买不起城里的房子,他们就只好住在城外墓地边破房子里。
第一次是“近于墓”。
搬到坟地附近,孟子跟人学起了跪拜、哭嚎,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她们住在邹国北郊马鞍山旁(今山东曲阜市小雪镇凫村),附近有一片坟地,埋葬者、祭扫者络绎不绝。
墓地是埋葬死人的地方,经常会有人家在那里办丧事。幼小的孟子看到人家出殡办丧觉得很新奇,就将哭丧当作好玩的游戏了,时不时地按照别人的样子哭喊跪拜摔东西。
孟母一看,这是学做跳大神的节奏。
孟妈妈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小孩子家家成天尽学这个,以后怎么长进呢?
为了改掉小孟子的坏毛病,赶紧搬家。
第二次搬家“近舍市,近于屠”。
孟妈妈将家搬到集市上,可他们新家的隔壁是个肉铺,天天要杀猪剁肉卖肉算账。小孟子立马又学着肉铺伙计的样子天天在那里剁肉,还和人家讨价还价,很快小孟子变成了一个卖肉的小伙计了,也就是说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
孟母当然更着急了,咬咬牙,再搬家。
第三次搬家———“迁于学宫之旁”。
即学校附近,孟子的“朋友圈”都是些读书人。
这一次他们将家搬到一所学校的附近,学校的弦歌之声,读书之声很快将小孟子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孟子受 到了学校文化气息的熏染,开始学会了师生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礼仪规矩,又凭着敏锐的听力偷学得诗词歌赋画天文为地理数等许多知识。
他和伙伴们一起,演练学宫中揖让进退的礼仪,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使得远远察看的孟母内心深处大为高兴:“这才是孩子们最佳的居住环境!”她由衷地发出感叹,并把孟子送入学宫读书,留下了“三迁择邻”的美谈。
不过,迁居到学宫附近之初,孟子“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孟母欣喜地以为这里是儿子该住的好地方。但事实上,以学宫为邻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对小孟轲来说,模仿俎豆揖让进退之事,仍然不过是“嬉”(游戏)而已,
但儿童生性贪玩,孟子有时不去读书,却和小朋友一起逃学去玩。起初孟母没在意,后来见儿子学习成绩天天下降,回家时常常满头大汗,仔细了解,原来是逃学去玩,孟母很难过的记在心里。
这跟孔子幼时以“陈俎豆,设礼容”(摆出祭祀器具,学做祭礼的动作)为“嬉戏”是差不多的。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五岁时孔子才有明确的学习志向。孟子什么时候“志于学”,他似乎没有说过,反正在他上学之初,还是玩心很重,心思不在学习上。
孟母深知:“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为子选择良好环境,三迁居所,不畏奔忙。环境造就人才,环境也淹没人才,只有良好的人文环境才好。
其实,古人颇精于“环境影响人”的道理,西晋思想家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一说,就是比喻近好人,则变好,近坏人,则变坏。古代还有“千金置宅,万金买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南橘北枳”的说法,都是讲环境对人有极大的影响。
细想其实很简单,存在决定意识,人是环境的动物,人都有从众心理,很少有人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环境对人有不知不觉的耳濡目染之功,遂使其日久成型。
说明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
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起重要作用。孟母三迁,说的足孟子母亲为了教育孟子和为了孟子的成长而三次选择居住环境的故事。这则故事又叫“孟母择邻”、“慈母择邻”。
孔子认为:“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这和“孟母三迁”故事一样,都强调了选择居住环境的重要性。
“孟母三迁”故事为历代所称述。
如,东汉赵岐《孟子题辞》:“孟子生有淑质,风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宋代苏拭作《崔文学甲携文见过》:“自言总角岁,慈母为择邻”。
元代关汉卿《蝴蝶梦》:“想当年孟母教子,居心择邻;陶母教子,剪发待宾。”等等。
“孟母三迁”成为后世母亲重视子女教育的典型,影响至今。
下面我们看孟母“断织诫子”的故事。
有一天,孟子回到家,孟母突然拿起刀来,把正在织的布割断。
这就是厌学的孟子成为亚圣凭“子不学,断机杼”这样“诱导”的教育。
二、凭“诱导”的教育:“子不学,断机杼”
孟子是母亲对于孟子的厌学,来个“断机杼”,其实的一种教育的方法——诱导、启发与刺激的教育法。
这种教育方式,有一个很好的例子:相传清代名将年羹尧,是汉军镶黄旗子弟,幼时非常顽劣,他父亲前后为他请了好几个老师,都被他打跑了。后来没有人敢去应聘教他,最后有一个老师是隐士--有说是顾亭林的兄弟,顾亭林虽然一生不做清朝的官,从事反清的地下活动,但为了同胞的福祉,还是叫别人出来做些事--自愿任教。年羹尧的父亲说明自己儿子的顽劣,老先生说没关系,唯一的条件是一个较大的花园,不要设门,而且围墙要加高。就这样开始教了,年羹尧最初想将这位老师打跑,不料老先生武功很高,打又打他不著,却什么也不教他,到了晚上,老先生运用他高强的轻功,一跃出了围墙,在外逍遥半天,又飘然跳了回来,年羹尧对这位老师一点办法都没有。老先生有时候吹笛子,吹笛是可以养气的,年羹尧听了要求学吹,于是利用吹笛来使他养气,这才开始慢慢教他。后来老先生因为有自己的私事,一定要离开,临走时说,很可惜,这孩子的品质还没有完全变过来。虽然如此,年羹尧已经够得上是文武双全了,所以后来成了平藏的名将。
而他以后对自己孩子的老师,非常尊敬,同时选择老师也很严格,有一副对联:“不敬师尊,天诛地灭;误人子弟,男盗女娼。”就是他写了贴在家里的。
这个故事,可说明孔子所说教学的原则,必先刺激他的思想,使他发愤,非要有坚强的求知心,才能启发出他本有的智慧来。
诱导刺激的教育法原则。所谓“愤”,就是激愤的心情。对于不知道的事,非知道不可,也是激愤心理的一种。如有一件事,对学生说,你不行,而他听了这句话,就非行不可,这是刺激他,把他激愤起来。“启”就是发,在启发之前,先使他发愤,然后再进一步启发他。
孟母亲的“断机杼”,就是一种诱导、启发教育的方法。
断机教子的故事讲的是孟母巧妙设喻,把织布比作学业的长进,对孟子循循善诱,积极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使孟子幡然醒悟,从而痛下决心努力学习。
孟母“断织教子”,讲的是孟子母亲现身说法,用刀割断所织的布,来教育孟子读书要勤奋,不要半途而废的故事,今邹城市孟庙内的“孟母断机碑处”向人们展示出当年孟母教子的明证。
孟母为什么“断织教子”?
“孟母断织”的故事,其实,应该发生在孟母迁至近学宫的新居之后。在此之前,孟子还是个学龄前儿童,定居于学宫附近住所后没多久,孟子大概就该上学了。贵族子弟的学宫,寒士家的孟子未必进得了,可能上的是私办的学校。
上个故事不是说到小孟子爱学习了吗?但是,贪玩儿是小孩子的天性,孟子也一样。他时不时地会厌学,逃课。一次,没下学呢他就逃跑回家了,正好他妈妈在织布。孟子和他妈妈的全部生活来源就靠妈妈织布卖掉换回钱来维持,所以孟妈妈很是辛苦的了。妈妈看到小孟子又逃课了,很生气,但她没打没骂孟子,而是将织布的割断——
孟母“断织教子”,教育厌学儿子事迹,早在西汉初年,刘向《列女传》就有记载——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
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
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
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刘向《烈女传·母仪·邹孟轲母》节选)
上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这样的——
孟子小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问儿子道:“学习到什么程度了?”
“没有,还是原来那个样子。”
孟母看见儿子是旧病复发,又逃学了,非常生气,心想:不狠狠的教训他一顿,看来是实在不行了。只见孟母当即随手拿起身边的一把剪刀,一下子就剪断了织布机上的布。
孟轲一看,有些害怕,他知道母亲是真的生气了,连忙问到:“母亲,好好的布,您怎么给剪断了呢?”
孟子害怕了并问母亲为什么这么做。
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割断这布一样。君子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勤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就安宁,行动的时候就能远离祸害。
孩子,你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这就免不了会做下贱的劳役,而且没有办法远离祸患了。
这和织布养家没什么不同,半路上废止不做了,怎么能供丈夫和子女穿衣,而且保持不缺粮食呢?!女人废止了养家的生计,男人荒废了德行的修养,不做盗贼,就只能做奴仆了。”
于是,孟子怕了,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了;从早到晚勤学不止,奉子思为师,终于成为天下有名的大儒。
孟母用“断织”来警喻“辍学”,指出做事半途而废,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断织督学”的一幕在孟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既惊且惧的鲜明印象。
孟子就问妈妈为何这样,妈妈告诉他“读书、学习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就像织布一样,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先一小段一小段的,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它才有用处。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专心致志,持之以恒而是半途而废,浅尝辄止,怎么能够成才呢?”
他明白了做事必须要有恒心,一旦认准目标,就应不为外界所干扰。孟子受到了母亲的教训,从此以后,此孜孜不倦,日夜勤学不息,专心致志,一心向学,成为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名垂后世的“亚圣”。
不过,这则记述中称孟子“师事子思”,明显有误,孟轲呱呱降生时(公元前372年),子思早在三十年前(公元前402年)就已“作古”,怎么可能“师事”?孟子所能“师事”的,顶多是子思的某个门徒。
“子不学断机杼”是由“孟母断织”而来的。
“断织督学”故事还有版本,那就是出自《韩诗外传》,说孟轲有一次背诵,背到一半停了一会儿,正在织布的孟母问他为什么中断背诵,他说忘了(可见不专心),孟母随即拿起刀将布割断,“以此诫之”。
《列女传》所记虽有可疑处,但它指称孟母“断织”的缘由——孟轲对学业表现出懈怠的态度,比起《韩诗外传》所说的只是因为孟轲背诵不够熟,显然更合情理一些。
后来“断机”或“断织”就成为母亲督子勤学的典故。
运用举例——元·柯丹邱《荆钗记·议亲》:“翦发常思侃母,断机每念轲亲。”
清·程麟《此中人语·李圭如》:“至晚间其母于灯下课读,不必画地断机,自能殷勤发愤也。”
唐·骆宾王《上兖州张司马启》:“加以承断织之慈训,得锐志于书林;奉过庭之严规,遂容情于义圃。”
《三字经》里有“子不学,断机杼”之语,说的也是这个典故。
需要指出的是,在解释“机杼”的“杼”时,几乎所有辞书都将其解释为了“织布的梭子”,窃以为这解释并不完全。实际上“杼”和“梭”是织布机上的两个不同物件。“梭”的作用是织布时往返牵引纬线,就是横线;而“杼”是吊于人前的,可以前后移动,经线从杼齿间通过,杼的作用是把梭牵引的纬线推到织口,碰紧。当然,在古文中有时也用“杼”代指“梭”。
不过关于“梭”的解释,这里顺便提一下,我曾经看到某教授有这样的说词:“孟母看见儿子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意味着马上就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把织布梭子弄断,是不可能把织成的布毁了的,这是起码的常识,何况孟母根本就没有弄断梭子。事实上,孟母“断织”的故事,本已指明是用刀割断织成的布,两千余年来从无歧义,这个众所周知的。
从“孟母三迁”到“孟母断织”,两则故事使我们看到,幼年孟子是个活泼、好动、善模仿、有灵性的孩子,好嬉玩、厌学甚至可能逃学的孟子,使孟母没少担忧也没少费心血,实际上孟母还充当着父亲的角色,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她是个严母。但孟母的“严”,并不是那种过分苛刻的“严”,从“三迁”、“断织”故事中可以看出,孟母没有把小孟轲关在屋里以禁止他嬉玩,没有对他实施过“棍棒教育”,即使发现小孟轲厌学甚至逃学,她也没有简单使用斥骂、责罚的手段,而是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教诫方式:断织——毅然割断织机上的布——这就意味着她多日乃至熬夜的辛劳都白费了。因此,这看起来更像是一种自我责罚。而正是孟母的这种“断织”之举,给予小孟轲强烈的心灵震撼,使他猛然省悟,从此专心向学。孟子有幸,有这样一位教导有方的母亲,既严又慈的母亲。
孟母断织的故事,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不但成了母亲教育子女的典范,而且不定期成了妻子规劝丈夫的例子。东汉有个名叫乐羊子的人,出远门求学,可是由于思家心切,才读了一年书便急不可耐地回家了,学业一无所成。其妻恨夫不争气,于是效法孟母,她用剪刀剪断一块尚未织完的绸子。然后,对丈夫说:“蚕儿吃了桑叶,吐出了一根根的细丝,千万根丝慢慢地凑起来,才能织成一块绸子。读书求学也是如此,一个人要想有学问,要想有作为,就得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地积累知识,不想下苦功,又不愿花时间,是学不以本领的。你中途荒废学业,不是和这块废了的绸子一样吗?”东羊子惭愧万分,立刻又外出求学,最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孟母深知:“业荒于戏而精于勤”,教育子女树立恒心。孟子天生灵性,亦有孩童贪玩之秉性。一次逃学玩耍归家,母亲将织成锦绢拦腰剪断,并教诲曰“废学如断绢!”
“断织督学”一幕,深刻铭记于幼小心灵之中。从此,孟子孜孜汲汲,日夜勤学不息,终于成为一代宗师,学有所成。
三、凭“诚信”的教育:“买肉啖子”
孟母不仅重视客观环境对少年孟子的影响,而且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启发教育孟子。“买肉啖子”的故事,讲的就是孟母如何以自己的言行对孟子施以诚实不欺的品德教育的故事。
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今世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加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韩诗外传》
上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这样的——
有一天孟子问母亲:“隔壁在做什么?”
孟母回答:“隔壁在杀猪。”
孟子说:“他们杀猪干什么?”
孟母顺口说:“给你吃啊!”
这本来是句玩笑话,但是孟母后来一想:“我不能欺骗小孩。”
于是马上买猪肉回家给孟子吃。
刚说完这句话,孟母就后悔了,心想本来不是为孩子杀的猪,我为什么欺骗他呢?这不是教他说谎吗?为了弥补这个过失,孟母真的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了,孟母杀豚不欺子,“买肉啖子”,为的的“言必信,行必果”这样的诚信教育。
于是就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以证明她没有欺骗。
孟子的母亲“买肉啖子”,“以有知而教信”,这对孟子的成长和其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以此教育孟子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
四、凭“礼义”的教育:“凡事礼为先”
“凡事要以礼为先“礼”,这是孟子的母亲对于孩子的教育,表现在哪里?
表现在“将要上堂,声音必扬”——
“将上堂,声必扬”是《弟子规》中说的,“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关于“将上堂,声必扬”,历史上有一个发生在孟子身上的著名故事。
孟母对儿子的教育无微不至,即使在成亲之后,夫妇相处之道,还得烦劳老母为他操心《后汉书·列女传》载——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母曰:“何以知之”?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礼》不云乎:'将入门,言必闻;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室,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非妇之无礼也。”孟子自责,不敢去妇。【《韩诗外传》】
上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这样的—— 孟子娶妻以后,对自己的妻子不喜欢,认为她太过倨傲,有一天向母亲说他要休妻,孟母问他理由,他说:“有一天我进了房间,看到我妻子直接坐在地板上。”古代对坐姿的规定很严格。孟子之妻因为坐姿不雅,就可能被休掉。
孟母问他:“你进门之前,有没有先打招呼?”因为古代有个习惯,“将上堂,声必扬”,意即进别人房间之前要提高声音,清清喉咙,走路的声音要大一点,让别人知道有人来了。进别人房间时眼睛要看地板,不可以随便看人,说不定人家衣冠不整。孟子并没有预先提醒妻子自己要进房间,孟母认为这是孟子有错在先,休妻是毫无道理的。
孟子深感自己孟浪,于是心中芥蒂尽除,与妻子和乐相处如初。
孟母用家庭小事教育孟子“万事礼为先”的做人道理,其识见令人敬仰。
孟母真是个明白人。
五、凭“忠义”的教育:劝子“建功立业”
我们知道,孟子的父亲孟激是一位怀才不遇的读书人,为了光耀门楣,他抛妻别子,远赴宋国游学求仕。但是,三年以后,一心盼望丈夫出人头地的孟母听到的是晴天霹雳的噩耗。失去了丈夫的孟母,并没有气馁,她从悲伤中昂起头来,下定决心依靠自己的双手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完成丈夫的未竟之业。
我们还知道,孟子从44岁开始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传播其“仁政”的治国宏论,但终不为统治者采纳。62岁时孟子返邹,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继承和发展孔子的儒家学说,被后人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是喜欢政治的,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除了孟子周游列国那一段时日以外,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为了奉养老母,担任齐国一个消闲的教授职务,而不忍远离故国谋求更大的发展。
为什么?
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所以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为了奉养老母!
在齐国,孟子多次向当政者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齐宣王虽然以年禄十万钟来酬谢孟子,但却不肯积极地实行他的政治主张,对此,孟子如是说:“君子称身就位,不为苟得而受赏。”孟子不贪荣禄,他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孟子理想的去处是宋国,认为宋国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为了奉养老母而一再迁延。
于是,有了孟母关于赞成孟子去齐,让孩子建功立业的对话——
《列女传》:“孟子居齐,而有忧色。孟母见之曰:'子若有忧色,何也?’孟子曰:'不敢。’异日闲居,拥楹而叹。孟母见之曰:'向见于有忧色,曰:不也。今拥楹而叹,何也?’孟子对曰:'轲闻之,君子称身而就位,不为苟得而受赏,不贪荣禄。诸侯不听则不达其土,听而不用则不践其朝。今道不用于齐,愿行而母老,是以忧也。’孟母曰:'夫妇人之礼,精五虾,幂酒浆,养舅姑,缝衣裳而已矣。故有阃内之修而无境外之志。《易》曰:在中馈无攸遂。诗曰:无非无仪,惟酒食是议。以言妇人无擅制之义,而有三从之道也。故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君子谓孟母知妇道。诗云:'载色载笑,匪怒伊教。’此之谓也。” 《韩诗外传》未记此事。
这个典故说的是孟子在齐国为客卿时期,看到齐宣王不想实行孟子宣扬的仁政之道,按着“君子称身而就位,不为苟得而受赏,不贪荣禄。诸侯不听则不达其土,听而不用则不践其朝。”的做人原则,产生了要离开齐国的念头,又因为母亲年老,不宜长途迁徙而产生忧虑。孟母看到孟子心中有事而闷闷不乐,经再三追问,孟子才告诉孟母闷闷不乐的原委。孟母听了,用妇女“三从”之礼表明了“母从子”的意向后,又对孟子说:现在你已长大成人,我已老了,你按照做人的原则办事,是你行“义”,我支持你行“义”是我在行“礼”,这都是合乎“礼”“义”的,都是应该做的事,你忧虑什么呢!
孟母有理有据的回答,有力的支持了孟子离开齐国的决心。不过,后来只是因为孟母患病才未能立即成行,孟母病故后送回邹,安葬在马鞍山东麓,既孟母林。孟子守孝三年后,回到齐国,做了些最后的交代就要离开齐国,齐宣王亲自接见孟子再三挽留,并承诺要给孟子一套大房子,拿出万钟粮食供养孟子弟子,孟子都没有接受,毅然离开齐国回到邹国。
孟子能够成为中兴儒学的“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益于“劝子远行离开齐国”,成全孩子建功立业牺牲精神!!
六、凭“身教”的教育:谨言慎行,以身示教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有这样一位母亲,因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和钋先后两次荣获诺贝尔奖,并且一生对名利淡然处之,对祖国无私奉献,她会有什么样的孩子?伊雷娜·居里,著名化学家,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这位母亲的大女儿;艾芙·居里,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家,《居里夫人传》作者——这位母亲的小女儿。
有这样一位父亲,在外面是一位做事拘谨、脾气暴躁的政府职员,在家里是一个动不动就责打妻儿的狭隘的暴君,他会有怎样的孩子?阿道夫·希特勒,罪恶滔天的“二战”元凶——这位父亲的儿子。
父母又是孩子的镜子,有什么样的孩子就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父母。
有这样一个孩子,她是美国第24任劳工部部长,美国内阁第一位亚裔女性,同时也是第一位华裔内阁成员,她会有什么样的父母?朱木兰,移民到美国后,虽然语言不通,生活极不习惯,但她毫不畏缩,积极地面对各种挑战;她在50多岁时以饱满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从头开始学习日文的故事一直被传为佳话——这个孩子的母亲。
可见,父母与孩子,互为镜子、如出一辙。教育家卡尔·威特说“孩子是父母的翻版”,真是恰如其分;“龙生龙,凤生凤”,中国这句俗话也实在是一语中的。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讲过: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重,父母对自己每一行为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所以在日常具体生活中,父母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事事都给孩子起榜样作用。
美国教育家克莱尔曾说过:如果你自己都不准备去有所成就,你也不能期望你的孩子去做什么。而“成就”在此的第一要义在于成为孩子接受的、爱慕的、模仿的父母,第二才是在事业和生活其它方面的成就。
所以,教育孩子,言传固然很重要,但光有言传是远远不够的,父母还要以身作则,进行身教。只有先做好自己,才能进而教育好孩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孩子来讲,这一点尤其重要。
孟子母亲还有一个是“买肉啖子”,这个与曾子杀猪的故事异曲同工。
孟子少年时,有一次邻居杀猪,孟子问他的母亲说:"邻居为什么杀猪?"孟母说:"要给你吃肉。"孟母后来后悔了,说:"我怀着这个孩子时,席子摆得不正,我不坐;肉割得不正,我不吃,这都是对他(孟子)的胎教,现在他刚刚懂事而我却欺骗他,这是在教他不讲信用啊。"于是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以证明她没有欺骗他。
孟母不仅重视客观环境对少年孟子的影响,而且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启发教育孟子。“买肉啖子”的故事,讲的就是孟母如何以自己的言行对孟子施以诚实不欺的品德教育的故事。
体现了:母爱是母亲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例如把儿子由婴儿期、儿童、青少年,直至成年,供书教学,关怀照顾等。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来规范孩子的言行。可是这种空洞的说教所起的作用往往微乎其微。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对父母产生崇敬,并以父母为榜样模仿效法。在日常生活中,谨言慎行,以身示教,凡是不良的言行,首先要杜绝在自己身上发生。
孟母教子传说,生动地体现了母爱与教化的统一,在民间口头流传经久不衰,启迪着一代代人的心灵。
孟母这位伟大的母亲,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为启蒙和立身教育的楷模。
孟母的身教重于言传,诸多传说说明了教育过程中榜样的作用是很大的。
"孟母教子"包含有"孟母三迁"、"买肉啖子"、"断机教子"三个小故事。孟母教子也是山东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厌学的孟轲,母亲凭什么让儿子成为亚圣?(上)
第三节: 孟子由厌学到成为“亚圣”教育启示
孟子由厌学到成为“亚圣”教育启示
孟母作为一位女性,其伟大之处是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按阶段给予不同程度的教育,是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儿子的前程。
孟子由厌学、逃学的问题孩子能成为“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益于他的母亲——“母三迁,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孟母三迁”的故事至今还在影响着成千上万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重金择校”,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省重点、市重点,就可以与孟子一样成为圣人了。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所愿意做任何牺牲。
其实,这是孟母开创中国式“陪读”的先河的“功劳”。
一、孟母:开创中国式“陪读”的先河
由“三迁教子”、“断织教子”、“买肉啖子”、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中,可以想见孟母的确是一位善于教育子女的母亲、孟子经由母亲的启蒙和教诲下,学识越来越丰富。
孟母为后世的母亲留下的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特别是她开创的“择校”与“陪读”的先河,择校与陪读方法至今仍然被广泛推崇。
说起中国式“陪读”这教育,那可是中国特色,不惜以夫妻分居、放弃工作、丢下生意等为代价,到学校附近租房陪读,这种做法就显得过犹不及了,更与“孟母三迁”的本意相悖。正如现在的一句流行话“家有读书郎,全家跟着忙。”
现在频频曝出子女读书,父母陪读的现象,这无疑又是中国父母“爱”孩子的具体表现。
陪读,这个《辞海》中没有收录的词语,近年来常常出现在媒体上。因网瘾大、生活能力差等原因,许多家长在孩子中学时陪读,甚至还陪着孩子读到大学。
可是,现在我们的家长学习孟子的母亲陪读孩子,为何越陪孩子越不学?
二、家长陪读:为何越陪孩子越不学?
家长陪读:为何越陪孩子越不学?
下面我们看一个令人伤心流泪的报道《新时代“孟母三迁”母亲为戒儿子网瘾5年搬11次家》,以下是内容是新闻报道——
赵女士介绍说,她的儿子奇奇(化名)今年19岁,身高1。78米,高大帅气。奇奇初中时学习特别好,在近千名学生中,成绩排名30名左右。奇奇兴趣广泛,喜欢唱歌、跳舞,多次担当校园文艺演出的主持人,是老师和同学们公认的三好学生。自从初中二年级下半学期开始,奇奇无意中接触了网络游戏,他便沉溺其中,时常偷偷上网打游戏,学习成绩大幅下降,中考只考了410分,无奈只好上了一所民办高中。
怎么办?
无奈效仿“孟母三迁”!
据介绍,赵女士家条件十分困难,2002年奇奇的父亲因患白血病去世,她靠打计时工维持生计。奇奇是赵女士的希望,今年48岁的她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经常每天要干四五份活儿。面对儿子上网结交的各种朋友,赵女士苦口婆心地和他不止一次地去交谈,但奇奇的屡屡承诺最后都变成了“空头支票”。没有办法,赵女士只能效仿“孟母三迁”,5年来搬了11次家。最多一年,她搬了四次家。可每搬一处新家,奇奇熟悉了周围环境,在网吧内结交了一些新的朋友后,就又开始逃课、包宿打游戏,无奈的赵女士随之又开始找房子,谋划着搬家。
近日,已上高三的奇奇越来越疯狂,竟然连着两周没去上课,包宿上网。赵女士每晚骑着自行车挨个网吧找他。(现代孟母三迁 帮儿子戒网瘾5年搬11次家 2009-12-17网易游戏频道)
家长陪读,为何越陪孩子越不学?
其实,家长这样的教育是陪着孩子的身,没有陪孩子的心,陪来陪去,孩子越陪就越不学了!
再就是,有的家长陪来陪去,把自己命给陪进取了,这是得不偿失的陪读,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陪读。
下面我们看——
三、家长陪读:为何赔了夫人又折兵?
据媒体报道,一所名校高中的优一个17岁的优秀生(化名)为什么杀死自己“陪读”的亲生母亲呢?归案后的优秀生供述杀人动机时说:“我可以不用学习了,不用压力那么大了。”
一个非常优秀的高中生将母亲活活打死;一名高中生,疑因陪读的姐姐管理严格,雇凶杀死了——姐姐、父亲。
陪读何至以命相赔?那些义无反顾的陪读家长们,燃烧着自己的生命,能否照亮子女的人生?
用陪读的方式去管孩子,去“堵”孩子的需求,只会激化矛盾,不可能解决问题。
陪着孩子的身,没有陪孩子的心,陪来陪去,把自己命给陪进取了,这样的陪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家长陪读考大学,亡了自己又害弟。
四、教育启示:为何不需要“陪读”?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曾经说过,中国式陪读把孩子变成“终身残废”——“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从学士到硕士到博士,从中国到美国到英国,有些父母甚至不惜举家搬迁,就为了能继续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殊不知,他们的这种做法正在把孩子们变成一种残废,一种思想、精神和人格上的终身残废。
我认为俞敏洪说得好,非常好。
我们看——
为什么辍学5年替父还债10万多元,仅复习4个月就考上本科?
为什么5个暑假搬砖挣学费,18岁少年就上了一本线?
为什么暑假上N个补课班的孩子却考不上大学?
社会在飞速的向前发展,未来社会的竞争说到底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能者生存、适者生存。导致今天的家长租房子陪太子读书。一些陪读家长认为,现在升学、就业竞争激烈,孩子考不上大学,今后很难立足社会,于是宁愿牺牲自己的正常生活,甘当孩子的“保姆”。
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照顾孩子的生活当然无可厚非,问题是不能包揽一切。拒绝现代版的孟母三迁,租房陪读的家长们是否该放手时要放手?
按理说,家长为孩子学习生活创造好一些的条件,这本无可厚非。但这种有违教育科学理念的“中国式陪读”之所以能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除了传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陈旧观念仍在作祟外,与家长们的攀比和从众心理不无关系,也与“独二代”、“独三代”的娇生惯养等密切相关。
其实孟子所以能成为圣?
根本上不是他母亲忙忙碌碌的三次搬家,不是良好的外部环境,而是孟母“断杼教子”,使其“双膝跪地,幡然悔悟”,此后就“发愤笃志,朝夕勤学”,由家长的“要我学”,变为自己的“我要学”,所以终成大儒、亚圣。
我们知道,当一个学生,若对学习处于“要我学”的状态中,学习对他来说,就是一种苦役、一种痛苦、一种负担。
同理,当一个学生,若对学习是一种“我要学”的境界,学习对他来说,就是一种需要、一种幸福、一种享受。
只有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地学、有兴趣地学,你不让他学,他会偷着学,学习就是一种亨受、一种快乐,学成了真正的“不亦说乎?”学习犹如天堂般美妙。
如果孩子成为厌学的主人,一切的学都是被动的,你让他学,他偏不学,此时学习对他来说就是一种痛苦,比受刑罚、下地狱还难受,学习成了真正的“不亦悲乎!”学习犹如地狱般痛苦。
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正如《三字经》所言“彼既仕,学且勤;彼无书,且知勉;彼不教,自勤苦;家虽贫,学不辍;身虽劳,犹苦卓。”
尤其是“彼不教,自勤苦”这句话,它道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不用管、不用问,自己就会主动学习,其实,孩子是天生的学习家,是我们没有按照素质教育的理念去“教”去“育”孩子,是我们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才导致好厌学的、上网的。
当然,孩子家长不要陪读,并不是说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就不需负起教育责任了,而是说家长应该做他应该做的,比如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家庭成长、学习环境,家长要关注关心孩子的思想、培养他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等等。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建议我们的母亲不妨回顾一下自己的孩提时代,是怎样的情景?
可以说孟母的教育艺术是形象的、直观的、特别适合孩子理解的,孟母无言之教是成功的,因为它来自日常孩子的日常生活,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易于引起孩子的共鸣。
那么,当你的孩子厌学、逃学、弃学时,你是打孩子?还是骂孩子?还是像孟母那样循循善诱的无言之教,运用生动的事例去启发他们从无心向学转化为勤奋好学呢?我想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结束语:
今天是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
祝天下所有的女性“漂亮、快乐”!
祝天下每一位母亲“健康、平安”!
今天以《厌学的孟子,母亲凭什么让儿子成为亚圣?》为题写博文,一方面是基于“妇女三八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另一方面是基于博客中的《母亲教育学》系列,有博友说看了以后很受启发,给我打电话说——
武老师,我是看您的【母亲教育学】与【解放差生】系列教育博文以后,改变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的,以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方面,我可谓是吃尽了苦头;一方面是我的脾气,没有耐心,另一方面我是按照母亲的教育方法教育我的孩子的;可是,我身上所有错误孩子不但完全继承,而且我身上没有的“厌学、逃学、弃学”、离家出走、痴迷网络等,在我的孩子身上却出现了……
武老师,说一句话实话,我是一个70后的孩子母亲,同时也是一个在溺爱中长大的女孩子,在家里,由于母亲喜欢我,可以这样形容我,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我两个哥哥就不行,我干什么坏事,只要推到两个哥哥身上,他准得挨一顿臭揍,两个哥哥往往成了我淘气的替罪羊,说一个特别简单的例子吧,有一次我把碗打烂了,我说是大哥,母亲就二话不说就打大哥,大哥委屈的不得了,说是我,我却躺在地上哭着说哥哥的冤枉我;还有,那就是我在家从来“不做饭、不刷碗、不洗衣、不扫地”等家务,这是我母亲教育理念,母亲说我姨的家的表妹18岁了,吃捞面条还是她母亲给调好以后端到面前吃的,小孩子吗,该读书时就读书,只要读书好什么就好,家务不用学,学它干什么?长大自然而然就会干了,闺女吗,就是在家里面享娘的福,在母亲的教育下,长大后,我懒惰的什么都不想干,可是,读书也没有读好,复习两年才考上了一个专科……
武老师,我是家庭母亲溺爱教育的受害者,我的孩子也是家庭受教育的害者,我不想让孙子成为家庭教育的受害者,我百度一下母亲教育父母的内容,我看到了您【母亲教育学】与【解放差生】系列教育博文。
武老师,我非常感谢您的《解放“差生”要学会处理好“婆媳”关系》教育博文,我看了以后非常的震撼,谁都知道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家庭矛盾的集中所在,婆媳关系大概是千百年来形成的“顽疾”,我在育儿网也看到很多姐妹因婆媳关系而烦心、苦恼;面对姐妹们的倾诉也好,抱怨也罢,甚至偶尔看到对婆婆“咬牙切齿的诅咒”,我心里都说不出的滋味,今天我说一句真心话,我与我婆婆的关系不好,但是在您的博客上看到《解放“差生”要学会处理好“婆媳”关系》,我找到问题的根源了——爱婆婆等于爱孩子。
武老师,我认为母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建议您继续写下去好吗?
今天“妇女三八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以《厌学的孟子,母亲凭什么让儿子成为亚圣?》为题写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