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公司开会,大家都喜欢挑离讲台最远的位子坐,会议结束后的Q & A环节,常常鸦雀无声。
老外在这个时候经常跟我们蓝眼对黑眼,一个劲说:Don’t be shy(不要害羞). 这句话也起了点作用,大家缩着脖子,更加沉默了。于是老外只好尴尬地笑笑,场面之冷不亚于最冷的冷笑话。
为了缓解这样的尴尬,有经验的主持人会提前准备两个问题,这个时候就抛出来问嘉宾。有经验的会议组织者,甚至会提前安排好一两个“托”,专门在Q & A环节提问。
1
中国人奉行“枪打出头鸟”,不喜欢表现自己,体现在会议中就是99.9%的参会人不会在提问环节举手。可这样,也错过了最好的刷存在感、获得资源的机会。
凤凰卫视的记者吴小莉就因为在记者见面会上,被总理点名提问而一举成名。
为了获得提问机会,吴小莉常常穿着颜色鲜艳的衣服,提前二三个小时去占最显眼的位子,为的只是希望在新闻发布会上举手会被叫到。因为经常提问、会提问,吴小莉获得了 “总理见面会首席提问”的称谓,也成为国内最知名的记者之一。
2
我曾经的同事H也喜欢在会议的Q & A环节提问。提问不仅可以让你更清晰准确地理解演讲内容,一个好的问题也可以加深演讲者对你的印象。
H提问的技巧总结起来有这么几点:1. 请演讲者就演讲内容中的某个概念或细节进行澄清和展开;2. 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演讲内容的体会,让演讲者进行点评;3. 针对演讲者本人的经历和感受进行提问。
因为H爱提问,总是提好问题,所以不仅是演讲者本人,而且连听众(其他同事)也都对H印象深刻。H在别人脑海中就树立了爱思考、擅表达,以及专业的形象。平时找其他部门的同事沟通工作,也因为“脸熟”和通过会议建立的良好印象,工作起来顺畅不少。
3
除了刷出存在感,我也看到过很多通过提问成功获得资源和机会的例子。
曾经在外面参加过一个会议,参会人员大概有200多人。嘉宾的演讲主题是关于人生的追求。听上去有点空,但因为讲的是嘉宾本人的亲身经历和感悟,所以格外打动人。
在例行的提问环节,一个女生的提问让我印象深刻:“X老师,您好!我是XX公司的XXX。您今天的演讲特别打动我,如果我能早一点听到您的演讲,很可能我的人生就不一样了。我们公司有很多年轻人,存在很多迷茫、困惑和焦虑,特别需要您的指引,但我们公司小、培训预算也有限,不知道能不能请到您给我们公司做一次演讲?”
“我的演讲不收取费用。”嘉宾这样回答。提问的女生就这样现场跟嘉宾敲定了一次免费的演讲合作。
4
母婴电商蜜芽的创始人刘楠曾经想尽千方百计得到了徐小平的手机号,然后通过短信向他提了一个问题,立刻就获得了跟徐小平见面的机会,最终获得了徐小平真格基金的天使投资。
她的短信是这么写的:“徐老师您好!我是一个北大的毕业生,但是我现在在卖纸尿裤。我卖了很多很多纸尿裤,可是我现在很困惑。您是青年的导师,青年有困惑要找您,您能不能给我打个电话?”
在刘楠的这条短信提问中,她设计了很多冲突和埋伏。比如说自己是北大的毕业生,而徐小平曾经在北大当过老师,一下就增进了亲切感,接着又说自己在卖纸尿裤,这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和冲突,引起了徐小平的好奇。徐小平一直自称为青年的导师,所以刘楠在短信最后提到这个称谓,同时以青年的身份向导师提问,使得徐小平更加难以拒绝。
所以徐小平看到这条短信,马上就让刘楠到他办公室找他。两个小时会谈后,刘楠成功获得了真格基金的天使投资,后来生意越做越大,成为知名的母婴电商。
看到了吗?提问不仅仅可以获得答案,也是获得资源、机会和人脉的绝好机会。如果你曾经是会议室中沉默的大多数,下次不妨举起手,开始提问,改变就会悄然发生。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