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师乃桂

韩乃桂先生被誉为“即墨的太史公”

        乃桂先生是我读初中时的班主任老师。

        一九七九年,即墨二中招收第一批初中重点班,于是十四岁的我走进了即墨二中大门,我的班主任就是乃桂先生。当时也许是因为他长得个子不很高,也许是他和我们这班学生亲切得没有距离感,同学们都亲切地喊他“小韩老师”。韩老师讲课善于引经据典,且经常通过一些名人的典故来诱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韩乃桂先生出版的著作

        临近毕业的那年,我的母亲病故了,我一直沉浸在无法自拔的悲痛之中。本来数理化成绩就很吃力的我,回到学校以后,对这些课目就更没有兴趣了。韩老师找我谈了很多话,还让绍芬师母(我们的化学老师)利用晚上自习课给我单独开起了小灶。但是,这都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后来,我的一篇习作《小雨沙沙》,获得了华东六省一市第一届中学生作文大赛三等奖,乃桂老师高兴的就像一个父亲看到儿子有了一点成就一样。当他发现我的数理化成绩几乎占定我牢固的倒数冠亚军的地位,升学对我来说根本就是空中楼阁之时,便对我采取了以文补理的措施。从这个时候起,每天晚自习,我都会到他的办公室,徜徉在世界古今文学的长河里。不到两年时间,家境贫寒无力买书我在这里接触到了《世界文学史》、《中国文学史》《世界文学批评史》等等,有幸认识了巴尔扎克、黑格尔、但丁、普希金、大仲马、巴金……就是从那个时候,我感觉到世界如此之大,在这个大大的世界里,有着各式各样优秀品格的人,有着海量的洋洋洒洒的优秀作品,我每天晚上都陶醉在其中,感觉到自己和他们似乎走得很近很近,有的时候,又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也就是这个时候,我对韩老师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为什么他的学识如此渊博,为什么他会为人如此坦荡,为什么他总是像父亲一样关爱着我们……

韩乃桂先生的夫人杜绍芬老师(中坐者)

        后来,我回到家乡过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有一天,我收到了一封署名即墨县志编纂办公室的的信,抽出信纸,心里不禁一热:啊,是韩老师那潇洒的字!老师在信里说:……年龄是黄金,因为你的才华,我一直不能把你忘记……老师,亲爱的老师,没想到我一个名落孙山回乡务农的落榜生,会让您常常记挂在心!后来,老师每隔十天半月都会给我写信,给我叮咛,给我鼓励。在韩老师的激发下,我又拿起了搁置已久的笔,再后来我进入了乡镇政府工作,做新闻、当秘书、做文化干部、做刊物的编辑,直至走进央视团队做撰稿……就这样在乃桂先生的关爱和影响下一路走来。

      记得当年乃桂老师牵着我的手走出校门口的时候,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同学情如手足,师生情如父子。父亲节到了,谨以此文献给泉下的乃桂我师,献给天下父亲,祝福你们康乐长寿!

初中毕业合影(前二排右起第五位为韩乃桂先生)

作者与同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