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论语」9.9:道不行悲天悯人,盼祥瑞凤至图出

「子罕篇第九」9

【原文】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译文】

孔子说:“凤鸟不来,黄河也不再出现神图,我(的使命就这样)完了吗?!”

【注释】

“凤鸟”,古代传说中的神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象征祥瑞。

“河”,古指黄河。

“图”,传说在上古伏羲氏时代,黄河中有龙马背负八卦图而出,此即所谓“河出图”。故此处之“图”当指类似八卦图那样的神图。

“已”,止也,毕也。此即“死而后已”之“已”。

“夫”,音“扶”。语助词,用于句尾时表示感叹或疑问。孔子此时心情复杂,大概两者兼而有之吧?

【评析】

传说在上古伏羲氏时代,黄河中有龙马背负八卦图而出;在舜和周文王时代,则有凤鸟出现。也有学者根据《尚书·顾命》中关于“河图”的记载,认为河图当属玉石之类,出于黄河,上面有自然天成的神奇花纹。但不管怎样,这些都被古人视作祥瑞之兆,象征着“圣人”将要出世。

孔子一生以行道为己任,眼见自己生命将已,而天下仍水深火热,仁道却不见用于世,不由大生悲天悯人之心。遂借凤鸟与河图的传说,发出了未见圣人得行仁道而“吾已矣夫”的感慨。

凤至图出,文明之祥。凤凰身披五彩,此之象“文”;河图承载天道,此之象“礼”。“文”即尚仁的文明教化,“礼”即行义的制度规范。孔子生时“凤鸟不至,河不出图”,以致其道不行,孔子不由大声悲叹。这一悲叹,直至孔子身后2500年,仍然余音不绝,令人心恸。因为这片诞生了华夏文明的土地上的人民,现今反倒华夷不辨,不知文明为何物!而更加令人感叹的是,就在他们将夷狄马教奉为圭臬的时候,在北欧的瑞典和丹麦等地,却已经有了孔子所谓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仁道政治样本,有了尚仁的文明教化和行义的制度规范的雏形!……

子曰:“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在孔子身后的2500年,我们这些后人仍能在此“得与于斯文”,便是“天之未丧斯文”的明证。虽然“斯文”饱经磨难,甚至曾因惨遭恶魔的“大革命”摧残而几近湮灭,但“斯文”恰如原上之草,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因为仁根于心,只要人心尚存,“斯文”便在,虽“匡人”以至“马人”,“其如予何”?!

本章写孔子生命将“已”,而道心不“已”。圣人之仁,跃然纸上。读来不禁令人感喟万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5,354评论 1 16
  • 第一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白话解释】 有问有答名为语,无...
    荷荷花阅读 2,467评论 0 2
  • 她想结婚吗? 目前来看,她对未来生活是有一定的焦虑情绪的,也许还没有做好结婚的准备。 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案主也...
    皮皮爸爸时代阅读 201评论 0 0
  • 笨蛋,在干嘛呢?我想你了! 真的好想你,我的笨蛋! 多想跨过距离去拥抱你! 即使你在13月想我,在32号想我,在星...
    yzwjjx阅读 156评论 0 0
  • 那些我们失去的,那些我们得到 文/郭爽 One 以前看过这样的一句话,现在还记忆犹新:“如果你认识以前的我,也许就...
    郭沐辰阅读 358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