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是用来过的

如果没有孩子,我可能不会这么重视每一个节日。

传统,文化,传承,这些都不是说一说就可以的,只能润物细无声,所以每一个节日,在我们家就是一次美食记,一回手工趴,一场故事会。

昨天是元宵节。前天,妈妈就和孩子的一起做起了小灯笼,并且开始带着他四处买糯米粉做汤圆——元宵节的糯米粉很紧俏,附近都断货了呢!几经折腾,跑了很远的路第二天才买到。可也正是这种三番四次的折腾,把节日的独特感悄悄印在孩子的心里。孩子时不时的跑过来说:妈妈今天是元宵节啊?妈妈,我们要去大超市买糯米粉做汤圆啊?那期盼的小眼神熠熠生辉。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买糯米,和水,撹面。买花生米,烤花生,搓皮,吹气去皮,研磨花生,磨糖,拌猪油,孩子时不时在爸爸妈妈身边挤一挤,讨要一点花生米,节日的味道就这样和香香的儿时记忆联系在一起,当孩子长大,日渐忙碌的时候是不是还会记得绕桌梁的情景,记得那一把花生米的味道呢?

揉面垫铺上,小手洗净,儿歌念起:磨啊磨,搓啊搓,揉啊揉啊做汤圆,花生白糖包里面,圆圆滚滚做汤圆。你一句,我一句,花生馅和白糯米在手里搓得圆圆滚滚,笑意和成就感也漾开在孩子的小脸。

糯米团压扁,包馅,搓啊搓,团团圆圆过元宵!孩子说:爸爸,妈妈,和我,我们是一家人。

虽然忙活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天黑才吃饭,但节日的味道却满满的。

每一个特殊的日子,都给它特殊的活动,让它真正变得特别起来,让它变有趣味起来,节日才有了自己的味道。

春节里,元宵节已经不是第一个我们忙活的日子了。立春时节,我们做了春卷,还一起研究了春意盎然的食物:油菜花金团;还一起念春天的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希望传统文化就这样和着童年的味道传承下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