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自由的模样

何为人间自由?

不久前由《人间文品》发起的征文活动-文题《人间自由的模样》己圆满结束了,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可惜我当时沒有胆量撰文参加。

当时友友们热烈讨论并纷纷写文投稿,我也曾经蠢蠢欲动。 可思来想去,我仍然无法拿捏、无法综纳,究竟什么才是人间自由的模样。


不为斗米折腰?

据说逍遥大师陶渊明,在他四十一岁时当了一个小县令,还不到十个月就辞职不干了。因为他不愿为了那五斗薪俸,低声下气和周遭的官人权贵周旋搞关系。如此风骨让他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重,可最后还是因缺米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了人世。

生而为人,大家都会死,但若果因缺乏物资而郁郁寡欢,最终影响身心正常的健康,这绝对不是人间自由的模样。

况且,我们不是生在东晋年代,而是生活在帐单缠忧的新时期,为了自由,当然要为粮米而折腰为粮仓而奋斗。

有了足够的粮票和炒票,才能在人间,活得自由。

为了能挤上这决定性的专列,我几乎耗上了大半生。

从小工厂的打字员到大公司的管理层,我几乎用了十年;

从下海学人承包工厂的小装饰工程到今天的自由职业生涯,又耗去了将近十五年。

为自由,失自由,忙忙碌碌、追追逐逐,我仍然在追求自由的路上。

不为前事纠结?

痴呆症的多发改写了人类对记忆的认知。

有些人为丧失记忆而无奈而痛苦,而有些人则庆幸,能忘掉前呈旧事所造成的痛苦和不幸,是多么超然的解脱。

开心的、痛苦的、放不下又忘不了的、苦苦追求而无法偿得的......一堆一堆的凡人杂事,又有多少人能及时卸下包袱,轻松自如?

不为前事纠结,学会驾驭自己的记忆,学会如何活好当下,成了终身学习的重要课题。

通往人间自由的路,这也成了格外而必经要修行的一种境界。

而这一条路,何处又是尽头?


不为未来堪忧?

古人警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寄望明天、对明天害怕和担忧,是活在人间避无可逃的宿命。

我们不断努力,不断适应和不断学习去克服种种的压力和潜忧,在每一次胜利面前不忘初衷、每一的跌倒都爬起来,一次又一次,多少次痛心疾首,泪流满面,却又必须在自愈中容纳自己的过失和不足,在理想与现实中找到平衡点,小心谨慎地走每一步,为至高无尚的自由之路,日夜兼程,不惧堪忧。



人间自由,活在当下,不悔无仇

不久前,听到有位简书达人说过一句话: 他说爱书爱写文的人都是比较纯静和善良的。

我非常认同他的观点。我们通过读书和写作,尽情抒发内心的善与丑,尽情释放内心的声音和梦想,并能实时切身地进行自我修复。

愿我们在人间经历过种种之后,我们依然保持一份纯真和热情,依然相信善良。

不悔无仇,活在当下、热爱当下,每天吃好睡香,让我们早日实践,人间自由的模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