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右邊第二顆星》(Second Star to the Right)黛博拉•豪特玆格(Deborah Hautzig)
b.《真實尺寸》(Kife-Size)詹尼弗•舒特(Jennifer Shute)
飲食失調分很多種,常見的有厭食症和掏空型暴食症(暴食後催吐或使用瀉藥),而相對比較少見但同樣有害身心的失調,有健康食品厭食症(過於堅持吃純凈天然的健康食物)和異食癖(嚼或吃非營養物質)等等,飲食失調的成因至今還沒有定論,有些病症可能源於患者早年受到虐待、忽視或創傷,當然許多人也把矛頭指向媒體文化中紙片般的模特,此外患者的控制慾可能也是一大要因。無論飲食失調的病因是什麽,無論你是病人,還是在一旁心驚膽跳看著患者受苦的人,都能從文學作品獲得撫慰和指引。
在黛博拉•豪特玆格的小說《右邊第二顆星》里,萊斯利是個天資聰穎的十四歲女孩,家住紐約,家庭生活和樂,母親對她的愛“多到可以鋪展到月球再回來”,可謂諸事順遂。然而,v卻嫌自己胖,開始節食,然後迷上了減肥帶來的興奮感。這個故事貫穿萊斯利的青春期,我們看著她設法達到75磅的目標體重,由男友、衣服和不瞭解孩子心思的大人所組成的青少年世界,然而也有一位聰慧的好友韋特,她在萊斯利生病期間無條件給予支持,不離不棄。小說書名引自小飛俠彼得•潘,他教溫迪怎麼到夢幻島時是這麽說的:“往右邊第二顆星的方向,一直飛到早上。”書名還有更復雜令人驚心的第二層涵義,與萊斯利母親的表親瑪戈麗有關。這位瑪戈麗在十幾歲時與她母親死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當時納粹讓她選擇“往右边”走向活路,或“往左边”和母親一起走向毒氣室,她選了左邊。這對母女悲劇性的死迴盪在整部小說之中,陪襯故事主軸,沉重卻令人動容。
乍看是厭食症患者的自私獨白,萊斯利最後要向左或向右的抉擇讀來令人同情。《右邊第二顆星》人飲食失調患者的絕佳讀物,以清晰而富同情的筆觸細膩探索厭食症錯綜複雜的心理世界,也指點了一條走出來的路。
第二個療程的《真實尺寸》獻給照顧者和親友,這部小說描述患者自殘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情節令人不安,書裏名叫喬西的女人被形容是“一個不吃東西的生物”,整天無所事事,就只是平躺著佔據一方空間。到了厭食症末期,她甚至還趁四下無人勉強挪動骷髏般的身子,下牀原地跑步,只為燃燒更多熱量。喬西認為相較於過去罩在“一層厚厚的脂肪肉凍”里,現在她能看到的色彩和聞到的氣味都更鮮明,彷彿已得到“形式極簡的自我”。喬西會對醫院里逼她進食的“暴君”大发脾气,記得所有食物的卡路里數,從一粒泡泡糖到一片小黃瓜的熱量都倒背如流,而且還會幻想各式食譜和菜單,顯示她對食物有著異乎尋常的迷戀。一路讀下來,會瞭解喬西戰勝食慾的代價有多慘重。幸而後來故事給了她一線生機,也點燃了讀者心中的希望。這個故事讀來或許有點折磨卻有其重要性,讀完後你將對飲食失調的心理狀態有全新體會,也會明白再惡劣的狀況背後都暗藏一絲曙光。
也可參見 沒胃口、飢餓、看不起自己
錄後語:
或許,人卋間的每個與從不同的背後都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